我要大机会 > 股票分析 > 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2021

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2021

| 镇圳2

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2021_通过量价关系捕捉卖点

一支股票价格的涨跌与其成交量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投资者可通过分析此关系,判断形势,买卖股票,这就是量价关系。那么你知道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2021_通过量价关系捕捉卖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股票中的量价关系应该如何理解

1在上涨初期,成交量逐渐增多,主力做多意图明显,市场反应强烈,可以看做是上涨信号。

2在上涨中期,放量,后市依然看涨,持续做多。

3在上涨后期,成交量放大,可以看做是反转信号,主力资金有获利出逃需求,散户买金,主力卖出,成交量放大,这个时候不可盲目跟进,有多单的要及时的止盈。

4在下跌初期,放大量,是主力出货的表现,看跌。

5在下跌中途放大量,后市依然看跌。

6在下跌末期放大量,有主力资金介入,可以看做是是一个反转信号,后市看涨。

有的时候股价上涨时,成交量不断的在放大,看上去股价的上涨确实得到了成交量的支持,但是转眼间,股价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跌了下来。有的时候股价上涨成交量也没有什么大量,缩量上涨反而涨的更凶。可见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如何通过量价关系捕捉卖点?

波段行情和个股经过大幅上扬之后,均有一个构筑头部的过程,而价量分析是识别头部的主要手段。表现在5日、10日短期均线上下缠绕,30日均线的方向一般由大幅上涨趋于走平,这表明股价的上涨攻击能力已经消失。

从价量配合关系来说,在构筑头部阶段,虽然单一K线的价量关系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价升量增、价升量平、价升量减、价平量增、价跌量增等都可能出现,但总体而言,阶段性价升量减、价平量增和价升量平的价量配合背离的关系最常见。

从盘口特征看,在大幅上涨的高位,股价波动幅度上呈现出振荡较大而K线阴阳交错的混乱无序趋势,这表明主力机构希望提供短线差价机会,骗取短线客进场赚取差价利润,更希望有不断的买盘出现来接走自己抛出的筹码。

同时,在高位的成交量常常呈现出一种不规则放大、萎缩的紊乱特征,这表明场内不断有筹码在借机出逃。

一旦K线组合出现以上头部特征比较明显的价量关系特征,以及涨升达到预期目标时,投资者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手中已大幅上扬的股票逐步卖出,如果出现高位3日均线向下死叉10日均线,更要果断卖出。虽然用这种分批卖出的方法不能保证都卖到最高价,但却能使投资者及时落袋为安,在跌势来临前溜之大吉,避免见顶下跌时还抱有侥幸、幻想心理,不失为是一种稳健的卖出方法。

量价关系的常态与非常态

量化分析,意义就在它的非主观性,既然需要主观校正、判断、筛选,那这条路就走不通。除非你的目的不是投资、交易,而是做一个“坑子”,去挖“空子”——江湖行话,把用来行骗的道具称为坑子,上海话中,把经常说话不算数,让人吃药的人称为坑子,就这样来的,那被骗的对象就称为空子,“见空不挖三分罪”也是一种“江湖道义”。

科学研究上,遇到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问题,常常要把问题简单化,比如把三体问题简化成二体问题。再不行,把二体问题简化成1.5甚至1.05体问题。量的问题也是,既然它本身就具有更大波动性,且在量价关系上又处于从属地位,那么,我们的注意力首先就该在价上,把量放在价的趋势、位置、形态上去考虑。

价涨量增,价跌量减是常态,也符合价格运动的本质。因为下跌总是有极限的,比如跌到0,就没了价,也没了量。价还有价值做后盾,假设,一个股票内在价值10元,越跌近10元,愿意抛售的肯定越少,到10元以下,抛盘会进一步减少。这就是价跌必然导致量减的原因。

但上涨,理论上是没有极限的。虽然巴菲特引用一句西谚,树长不到天上,但雷军说过,风口上猪也会飞。股票市场常常刮飓风、龙卷风。龙卷风的能量十分巨大,可以把屋顶像滑翔翼吹起来,飞到几十公里外,轻一点的碎片甚至可吹出几百公里远。所以,价涨得越高,脱离内在价值越远,需要的能量越大,反过来,能量越大,价格涨得越高,这是一个不可分割关系,这个关系决定了价涨必然伴随量增。

既然“价涨量增,价跌量减”是常态,那么,坊间常说的“量缩到底了,价也到位了”,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观点。因为量的萎缩表明市场交投意愿的衰减,而交投意愿是双向的,只有抛售意愿衰减,没有买进意愿衰减,量是不可能缩到极限小的。缩量战法只适合上升途中的小回档,因为上升途中,寻机买进是主流,一旦浮动的获利筹码被消化,价格就会反身向上,买盘也会及时跟进。

对大级别调整来说,我们要更多地关注量价背离。价涨量增,价跌量减,是常态。股票市场中,符合常态的价格运动大多花头不浓,名堂不多,好机会常在反常态中。一个股票,如果价的最低点也是量的最低点,那这个股票就是一般的股票,随风漂流,如果缩得太小,那就可能比一般的股票还不如。因为交投意愿是双向的,只有抛售意愿的衰减,没有买进意愿的衰减,量是不可能缩到极限小的。靠缩量而见底的股票不是好股票。

反之,一个股票,价的最低点不是量的最低点,量的低点早在价的低点之前就已形成,最后一段下跌,呈现量价背离现象,那这个股票很可能就是不一般的股票了。

还是以华友钴业为例吧。这个股票,在大盘3684点到2638点这段下跌中,排除2016年1月7日被熔断,其成交量的最低点出现在2015年12月30日,其后就再没创过新低。它的10天均量线最低点出现在2016年1月12日,其后变呈现出上升态势。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量价背离——从高位开始,成交量呈“高-低-增”。把均量线调到20日,还是如此。寻常的表现产出寻常的股票,要想找出不寻常股票,就得找反常态表现。抓关键的少数,是股票投资的基本原理。

“量价背离”比“缩量战法”更值得我们重视。

一是因为量缩到什么程度才算缩到位了,这本身就很难量化,以我观察,有时缩到最高量的40%以下就到位了,有时要到30%以下、15%以下,甚至10%弱(量的十一法则的倒数)。一个方法,如果它本身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那这种方法最好少用,不用。否则,就和掷硬币没什么两样了。

二是因为量的萎缩既是卖出意愿衰减,也是买进意愿衰减的产物。因此,地量和地价即时合上,所得也不多。

相反,量价背离是明明白白地可用眼睛看到的。人只能做人的事,不能做神的事。量价背离同时也意味着交投意愿的增强,尤其是经过了“高-低-增”后,买入意愿增强的意味更浓,所谓“主力建仓”,通常都可以从这里表现出来。

考察量价背离,可以用日线,也可以用周线、月线。我的经验是月线最好,因为它可以减少噪音对我们的干扰。但由于月的交易天数不固定,所以最好的是20日k线(如果周线就用5日k线).

以大盘(沪综指)来说,从1995年T+0以来,512点、1047点、998点、1664点、1849点,都不是在20日k线的最低量上产生的。即使2245点到998点的调整中,几波反弹也都是在量价背离中产生的。量价背离,成为大级别调整底部生成的不二模式。

去年3100点,牛市论最盛的时候,我在一篇关于资金与量的文章中说,对牛市是否已经来临,我还有一个关键疑点没解决。这个关键疑点就是量:2638点是一个地量,其后的5月份又创了一个地量。这种级别的调整,通常都适用“量小不是底”的。哪怕实际上成为底了,也需要其他的量价表现来验证。

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