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是什么意思
关于股票指数是什么意思
股市不是靠运气,大家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场,理解股市的规律,不断总结学习,才可以长期生存,希望大家可以形成自己的一套交易系统。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场股票指数,供大家参考。
股票指数
股票指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 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除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计算股票指数,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抽样,即在众多股票中抽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权,按单价或总值加权平均,或不加权平均;三是计算程序,计算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或兼顾价格与总值。
由于上市股票种类繁多,计算全部上市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的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因此人们常常从上市股票中选择若干种富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并计算这些样本股票的价格平均数或指数。用以表示整个市场的股票价格总趋势及涨跌幅度。计算股价平均数或指数时经常考虑以下四点:(1)样本股票必须具有典型性、普通性, 为此,选择样本对应综合考虑其行业分布、市场影响力、股票等级、适当数量等因素。(2)计算方法应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能对不断变化的股市行情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正,使股票指数或平均数有较好的敏感性。(3) 要有科学的计算依据和手段。计算依据的口径必须统一,一般均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但随着计算频率的增加,有的以每小时价格甚至更短的时间价格计算。(4) 基期应有较好的均衡性和代表性。
股票指数综合问答
1、何谓股票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是运用统计学中的指数方法编制而成的,反映股市中总体价格或某类股价变动和走势的指标。
根据股价指数反映的价格走势所涵盖的范围,一般将股票价格指数划分为成份指数、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成份指数既可以反映市场的整体走势,也可以作为衡量投资业绩的标尺,作为一个市场的基准投资组合而反映市场的基本回报,具有可投资性,一般可以作为指数基金的标的。
2、为何要编制股票指数?
由于政治经济、市场及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种股票的价格均处于不断变动之中,而市场上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股票在进行交易。为了从众多个别股票纷繁复杂的价格变动中判断和把握整个股票市场的价格变动水平和变动趋势,美国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查尔斯?亨利?道第一个用铅笔和纸找一种衡量尺度,!这就是久负盛名的道琼斯平均股价指数。
如今,世界各国的股票市场都编有各自的股价指数,较有影响的除道琼斯指数外,还有美国的标准普尔股价指数、英国伦敦金融时报股价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及香港的恒生指数等,这些指数都是成份指数。
股价指数一般由证券交易所、金融服务机构、咨询研究机构或新闻单位编制并发布。
3、股票指数有哪些基本功能?
股价指数在证券交易活动中应运而生,它不仅是反映股票市场行情变动的重要指标,而且是观测经济形势和周期状况的参考指标,被视为股市行情的“指示器”和经济景气变化的“晴雨表”。股价指数主要有以下基本功能:
(一)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某一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
(二)为投资者和分析家研究、判断股市动态提供信息,便于对股票市场大势走向做出分析。
(三)作为投资业绩评价的标尺,提供一个股市投资的“基准回报”。
(四)作为指数衍生产品和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
4、上证所现在有哪些指数?
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系列共包括四类十个指数:
(一)成份指数:上证180指数;
(二)综合指数:上证综合指数;
(三)分类指数:上证A股指数、上证B股指数、上证工业类指数、上证商业类指数、上证房地产业类指数、上证公用事业类指数、上证综合业类指数。
(四)基金指数:上证基金指数。
5、为何要编制上证180指数?
2002年6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为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上证180指数的推出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旨在推进市场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市场功能的一项重要举措。
6、新编上证180指数的市场作用和市场意义何在?
上证180指数的推出,是中国证券市场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推动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改善市场投资主体结构。
上证180指数的推出,不仅可以为各类机构投资者提供权威的投资方向和良好的跟踪目标,减少他们的运作成本,同时也为市场各方评价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业绩提供了更加客观的标准,有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优化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吸引更多的大资金入市。
(二)有利于引导理性投资,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上证180指数采用国际主流方法编制,样本股的选择代表了市场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增加市场活跃度。而机构投资者对样本股的关注和投资更有助于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市场参与者更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市场。
由于综合指数包含市场上所有股票,在反映市场状况上存在不少缺陷,世界各主要市场一般都采用成份指数来反映市场发展状况。上证180指数的推出是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市场。
7、上证180指数与上证所现有的一些指数有何区别?
(一)样本股选取范围不同。
纳入指数计算范围的股票称为样本股。上证180指数是一个成份股指数,是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股票中选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股纳入指数计算范围,因此,它不同于现有的上证综指,后者是全部上市股票价格指数;也不同于各种分类指数,后者的样本股是相应股票类别或行业类别的全部股票。
(二)权重的计算方法不同。
与以往的指数采用总股本加权(如上证综指和上证分类指数)或流通股本加权(如上证30指数)计算不同,“上证180指数”采用的是分档靠级加权计算方法。
8、计入上证180指数的样本有多少个?选择上证180指数成份股的标准是什么?
计入上证180指数的样本共有180个。
行业代表性、规模和流动性是国内外指数选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标准。行业代表性反映了国民经济结构,旨在满足投资管理需求;规模可以保证指数的代表性;流动性可以保证指数的可交易性。上证180指数的选样标准也是遵循规模(总市值、流通市值)、流动性(成交金额、换手率)、行业代表性三项指标,即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股票作为样本。
9、上证180指数是如何编制(编制原则)的?
(一)确定样本空间。
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⑴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
⑵暂停上市股票;
⑶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
⑷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
⑸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二)选定样本股。
⑴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
⑵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
⑶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排名靠前的股票;
⑷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作进一步调整,使成份股总数为180家。
(三)样本股的定期调整。
上证成份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对样本进行临时调整。
10、上证180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上证成份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
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11、上证180指数何时开始发布?基点是如何确定的?
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从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点数。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
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股票指数时,往往把股票指数和股价平均数分开计算。按定义,股票指数即股价平均数。但从两者对股市的实际作用而言,股价平均数是反映多种股票价格变动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术平均数表示。人们通过对不同的时期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认识多种股票价格变动水平。而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的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也就是将第一时期的股价平均数作为另一时期股价平均数的基准的百分数。通过股票指数,人们可以了解计算期的股价比基期的股价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于股票指数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就一个较长的时期来说,股票指数比股价平均数能更为精确地衡量股价的变动。
1. 股价平均数的计算
股票价格平均数反映一定时点上市股票价格的绝对水平,它可分为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修正的股价平均数、加权股价平均数三类。人们通过对不同时点股价平均数的比较,可以看出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1)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是将样本股票每日收盘价之和除以样本数得出的,即: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价格平均──道·琼斯股价平均数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的。
现假设从某一股市采样的股票为A、B、C、D四种,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分别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计算该市场股价平均数。将上述数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价平均数=(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虽然计算较简便,但它有两个缺点:一是它未考虑各种样本股票的权数, 从而不能区分重要性不同的样本股票对股价平均数的不同影响。二是当样本股票发生股票分割派发红股、增资等情况时,股价平均数会产生断层而失去连续性,使时间序列前后的比较发生困难。例如,上述D股票发生以1股分割为3股时,股价势必从30元下调为10元, 这时平均数就不是按上面计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这就是说,由于D股分割技术上的变化,导致股价平均数从20元下跌为15元(这还未考虑其他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显然不符合平均数作为反映股价变动指标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有两种:
一是除数修正法,又称道式修正法。 这是美国道·琼斯在1928年创造的一种计算股价平均数的方法。该法的核心是求出一个常数除数,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资、发放红股等因素造成股价平均数的变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数的连续性和可比性。具体作法是以新股价总额除以旧股价平均数,求出新的除数,再以计算期的股价总额除以新除数,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数。即:
新除数=变动后的新股价总额/旧的股价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报告期股价总额/新除数
在前面的例子除数是4,经调整后的新的除数应是:
新的除数=(10+16+24+10)/20=3,将新的除数代入下列式中,则: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数与未分割时计算的一样,股价水平也不会因股票分割而变动。
二是股价修正法。股价修正法就是将股票分割等,变动后的股价还原为变动前的股价,使股价平均数不会因此变动。美国《纽约时报》编制的500 种股价平均数就采用股价修正法来计算股价平均数。
(3)加权股价平均数
加权股价平均数是根据各种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股价平均数,其权数(Q) 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总市值、股票发行量等。
2.股票指数的计算
股票指数是反映不同时点上股价变动情况的相对指标。通常是将报告期的股票价格与定的基期价格相比,并将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数值,即为该报告期的股票指数。股票指数的计算方法有三种:一是相对法,二是综合法,三是加权法。
(1)相对法
相对法又称平均法,就是先计算各样本股票指数。再加总求总的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股票指数=n个样本股票指数之和/n
英国的《经济学家》普通股票指数就使用这种计算法。
(2)综合法
综合法是先将样本股票的基期和报告期价格分别加总,然后相比求出股票指数。即:
股票指数=报告期股价之和/基期股价之和
代入数字得:
股价指数=(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报告期的股价比基期上升了36.8%。
从平均法和综合法计算股票指数来看,两者都未考虑到由各种采样股票的发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对整个股市股价的影响不一样等因素,因此,计算出来的指数亦不够准确。为使股票指数计算精确,则需要加入权数,这个权数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发行量。
(3)加权法
加权股票指数是根据各期样本股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加权,其权数可以是成交股数、股票发行量等。按时间划分,权数可以是基期权数,也可以是报告期权数。以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拉斯拜尔指数;以报告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为权数的指数称为派许指数。
拉斯拜尔指数偏重基期成交股数(或发行量),而派许指数则偏重报告期的成交股数(或发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股票指数都是派许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