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认识股票市场上扬现象
关于正确的认识股票市场上扬现象
买股票的依据主要是三点:基础分析、技术分析及大市走向。有些人买股票只看基础分析,即研究公司的本身价值,不看其它。沃仑巴菲特便是代表人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股票市场,供大家参考。
正确认识股票市场上扬的现象
如果股票市场过度上扬,事实上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而且大涨之后的大跌无疑会产生巨大的负财富效应,导致人们对经济失去信心,收缩消费和投资,进而累及实体经济。因此,应高度关注股票价格变动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调控措施
今年年初以来,尽管沪深股市有过调整和短暂下挫,但两市“牛市”特征十分鲜明,涨势不止。截至8月末,上证综合指数为2668点,比2008年底上升847点,涨幅46.5%;深圳成分指数为905点,比2008年底提高352点,涨幅63.5%。随着全球各大股票指数纷纷上涨,正确认识这轮上涨的内在机制也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股票市场快速上行
股票市场成交量明显放大,融资额见底回升
截至2009年8月末,沪、深股市累计成交34.3万亿元,同比多成交13.9万亿元,增长67.9%;日均成交2119亿元,同比增长70%。8月末股票市场流通市值9.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9.2%。股票市场融资额见底回升。初步统计,截至8月末,非金融企业及金融机构在境内外股票市场上通过发行、增发、配股以及权证、可转债累计筹资3305亿元,同比多融资371亿元,上升12.6%。其中,A股发行和配股融资2198亿元,同比少融资219亿元,下降9.1%,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相对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非金融企业在股票市场直接筹资624亿元,季环比多筹集资金329亿元,直接融资额见底回升。
股票价格指数上扬,波动率明显缩小
股票价格指数在波动中上涨。8月末,上证、深证综合指数分别收于2668点和905点,分别较上年末上升847点和352点,分别上涨46.5%和63.5%,基本回升至2008年第二季度末水平。沪、深两市股票价格指数涨跌幅波动率明显缩小,2009年8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日波动率为0.49%,低于上年同期0.9个百分点;深证成分指数日波动率为0.54%,低于上年同期1个百分点。受股票价格指数持续上升影响,沪、深两市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由上年末的15倍和17倍回升到2009年8月末的23倍和34倍。
股票价格上扬主要是对实体经济好转的领先反映
股票价值较快增长的内在要求
一般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应该等于该股票未来红利流的折现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代表股票的红利状况),发展前景(代表公司未来发展速度)以及市场利率(代表未来收益的折现利率)决定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目前我国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位置逐渐向两端延伸,产品的技术含量逐步提高,销售利润率稳步上升,突出表现是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持续下降,一般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例持续上升。而且,我国GDP增速一直保持较高增长意味着上市公司能够分享我国的增长红利。这些因素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应该有一个较高的发展速度。
一些行业企业去库存化、去杠杆化以及去国际化较彻底,利润回升较快,成为股票价格上涨的支撑力量
2007年下半年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诸多困难,并波及了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的内向型企业。订单不足、利润下降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共同困难。此次危机对经济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步伐减缓,导致我国出口企业加快战略转型,拓展国内销售渠道;二是流动性收缩下高财务杠杆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困境,只能扩充流动性资产,回归稳健发展道路;三是部分产能过剩企业,存货积压较多,通过逐步消化库存,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两年来,这些企业经历痛苦的去存货、去杠杆以及去国际化过程后,财务稳健、利润回升,成为股票价格上涨的基本支撑力量。
预期向好和投资者的过度反应对股票市场价格上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半年GDP、CPI、固定资产投资以及零售品消费等各项关键指标集体出炉,经济出现向好势头并无悬念。国际经济形势也有所好转,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率先摆脱颓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得到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但需要看到,我国股票市场结构以及投资者结构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着显著差异,导致股票市场对经济信息反应过度。截至2009年8月末,我国A股市场账户数为1.65亿户,其中自然人占99.6%,可见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力量强大,同时我国并没有实施做市商制度,没有专门机构来维护市场的流动性,因此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没有其他力量制约,容易造成市场大起大落。此次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向好情绪膨胀了投资者的投资冲动,成为股票市场大幅上扬的重要推动力量。
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国外的金融期货发展实践来看,以股指期货、期权为代表的金融期货,从交易量和市场规模上都远远超越股票、商品期货、债券各种其它投资产品。而股指期货的到来,也将给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重新分化和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意义。
目前各研究机构已经从市场的各个要素,包括走势、成交量、波动率等多个指标,对股指期货的推出对现货股市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这里,我们仅以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本期我们主要从走势和成交量上分析。
1、从走势上看
股指期货交易,将使股票市场提前反应,多数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特别是股票指数所包含的成份股,会受到市场上更多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其次,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使股市产生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决定股市走势的长期因素,仍然是宏观的经济因素。
2、从成交量上来看
股指期货的推出,增强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吸引了更多的交易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股票市场成交量的放量增长。
股票市场就应该是赢钱的机器
每一个投资者进入股市,都渴望着赚钱,这个道理似乎不用多讲。但是,这个简单的道理现在似乎也有了疑问。日前读到央行一位颇有名气的专家的大作,指出股市存在“四大不健康因素”,其中之一是“市场心态越来越不健康,有的投资者把股市当作赢钱的机器”。
股票市场在世界上已经有400年的历史,在中国大陆,即使是从现行的沪深两家证交所的建立算起,也有17年的历史了。在这17年中,中国股票市场有了很大的发展,投资者开户数据说已经超过1亿。这么多的投资者进入市场,其目的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希望能通过股市让自己的财富增加。有的投资者实现了这个愿望,更多的还在努力。投资者的这个想法很朴素,也完全合理合法。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想法在某些学富五车的专家看来,却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面对这样随意挥出的“大棒”,真让人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看来,我们必须回到一个原始的话题: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建立股票市场?当然,翻开17年来我国有关股票市场的“红头文件”,确实没有一条说到股票市场是“赢钱的机器”。在不同的阶段,中国股市承担了很多功能,如为国企解困、增加国家税收等等。但是,这些功能的实现,如果离开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就成了空中楼阁。而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从事的是一种投资活动,它同任何经济活动一样,其前提条件都是要产生利润,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赢钱”。一个上市公司如果不能“赢钱”,会被投资者唾弃;一个证券公司如果不能“赢钱”,只能关门大吉。但是,为什么到了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那里,“赢钱”居然就成了大逆不道?
按照流行的官方说法,我们是要把中国股市建设成为一个能够让投资者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市场,这样的市场就是一个让投资者能够“赢钱”的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股票市场就应该是一个“赢钱的机器”,是一个让国民财富不断增加的机器。因此,把投资者期望从股票市场里“赢钱”的良好愿望视为“心态不健康”,这不仅违反股票市场的基本常识,也不符合我国建立股票市场的根本目的。
其实,中国股市与让投资者“赢钱”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前几年,由于市场监管的不成熟,为数不少的劣质企业依靠造假手段混进市场,中国股市的质量低下,股市投资成了一个“危险的买卖”,股票市场成了一个让人不堪回首的财富“绞肉机”,这段历史还在眼前。即使是在今天,在股指不断走高的今天,由于仍然存在着难以根除的不规范现象,普通投资者要想在复杂的市场中掌握到赢钱的机会,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操纵,机构大户的肆意炒作,都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使他们的“赢钱“期望常常落空。
当然,股票投资与实业投资不一样,市场不可能保证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赢钱,关键是我们的市场必须是一个规范的市场,让每一个投资者都能够赢得明白,输得服气。而正是在这一点上,目前的中国股市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