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供应链,京东云前景如何?
2022深入供应链,京东云前景如何?
京东之所以要做这件事,源于京东云上运行的数智供应链系统。它已经在支撑京东引以为傲的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京东还希望用它来支撑千百家制造企业的C2M升级。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京东的相关知识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仅是线上卖货
今天,电商渠道已经是企业销售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之一,京东云尝试更深入帮助企业,而不仅仅是提供销售渠道。
在河南鹤壁,京东云通过数字经济产业园深度支持了当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上线京东商城、提供线上渠道这种帮助之外,通过线下数字经济产业园的深度运营,京东云还帮当地企业提供了消费者洞察、产品品牌包装、供应链支持等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全方位的帮助,帮助企业实现增长。
京东(鹤壁)数字经济产业园负责人马一介绍,京东云在2018年与当地政府合作,规划了数字经济产业园,如今已经入驻了158家企业。
其中鹤壁本地的食品企业好麦滋在2019年入驻,生产面条、馒头等河南传统的面食。入驻之前,好麦滋的面条只能卖到鹤壁和周边,根本卖不到省外去,于是京东一开始就帮助他们在京东开了自营店,将销售从豫北辐射到全国。
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上线开店,提供渠道入口。
马一介绍,企业要上京东长期销售,京东云有一套自己的数智供应链管理体系,工厂的生产、卫生条件、包装设计等等都有自己的标准。好麦滋这种传统企业之前以线下销售为主,在包装设计、品牌运营上都缺乏经验。而数字经济产业园有设计团队,帮助他们从包装设计、产品详情页、品牌LOGO、宣传语都做了规范改进。
成熟的物流供应链技术,是京东云其向外赋能的重要基础。目前京东在国内运营包括43座亚洲一号在内的约1400个仓库,总管理面积超过2500万平方米;在海外,京东布局约80个海外仓、保税仓,4家“超级仓店”。其库存周转周期达到了30.2天的水平,管理超过千万级的商品SKU。
全球公认的两家供应链能力领先的零售商,库存周转周期分别为30.4天和45.5天,管理的商品SKU数量分别只有5千个和5万个。
但供应链能力也不止于物流能力。
在新品开发上,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优势,京东云介入得更深。马一介绍,比如面条,通过分析全国面条的消费大数据,具体到颜色、包装、口味、规格做成什么样,什么样的消费人群喜欢买怎样的面条,复购率才高,这样才能生产出消费者想吃的面条。
经过这一系列动作,好麦滋从原来单一的挂面产品,丰富到现在的刀削面/鸡蛋面等一系列爆款产品。口味从单一的原味挂面,到现在的爆火的菠菜面/番茄面等多种口味。原来挂面主要卖给中老年人,而现在也卖出了儿童面和年轻人喜欢的刀削面。其线上销售额从零增长到现在的3000余万元/年。
面条卖好了,馒头也开始上线。2021年,在数字经济产业园支持下,好麦滋上线首月销售55万余单,卖出220多万个馒头,相当于600个线下便利店的销量。
线上的渠道优势,线下对工厂生产、产品包装的深度介入提升,以及结合市场洞察来反向驱动好麦滋生产受市场欢迎的面条。这些举措要同时做到,需要线上、线下能力的全方位结合,也正是京东云当前发力的方向。
企业的销路打开了,对地方而言,产业生态也在发生新的变化,上下游的供应链开始向本地聚集。
马一介绍,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一类代表企业是3C电商企业,如佳能相机的代理商奏凯科技。入驻数字经济产业园之后,借助园区进行直播、线上渠道展示等办法,带动了销售,年销售额从刚入园的两千万元,到2021年做到4亿元,今年上半年继续高增长,半年销售额已达3.48亿元。
当地龙头企业的增长,开始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聚集过来。京东在鹤壁的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落地了14家智能制造企业,主要是3C电子产品的上下游,吸引了珠三角的企业入驻。奏凯科技每个月卖出几万条数据线,其供货商就是入驻本地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企业,通过“亚洲一号”仓来送货。
数字经济产业园是京东云与当地企业发生关联的载体,在园区和企业背后,离不开政府。京东云与当地政府此前就在数字城市领域展开合作,落地了相关大数据平台和政务云。在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产业园方面,政府提供了政府服务管家,去一对一解决数字经济产业园的相关问题。在马一看来,政府提供了很好的营商环境,园区企业只用关心卖货一件事,其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工商、财税等等各方面都由京东去协调对接。政府对接京东,京东对接企业,三方密不可分。
纵观京东云在鹤壁的布局,已经形成了企业、园区、政府全方位的深度合作,鹤壁模式是京东云以数智供应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缩影。
打通生产和销售环节
做出市场洞察,帮助企业改进产品,提供线上销售渠道,带动相关产业链聚集,京东云在鹤壁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产业园已经初现成效。通过供应链这一切口,京东云在带动更深入的消费生态和产业生态的连接。
要真正深入产业价值链的前五节“甘蔗”,需要与生产制造生态有更深入的连接。京东的市场洞察可以引导企业开发面向市场的产品,不仅如此,通过与工业互联网的生态伙伴结合,将市场需求和工厂剩余产能匹配,唤醒制造业的沉睡产能,开拓新的市场。
江苏的格力博是一家园林机械领域的隐形冠军,在欧美割草机市场占据27%的市场份额,此前主打海外市场。割草机的销售有季节性,夏季订单会显著下降。每年的6到10月,有大约4个月的生产空档期。
两方面因素下,格力博希望能打开国内的销路,但显然国内并没有欧美那么成熟的割草机市场。究竟该做怎样的产品在国内卖,填满生产的空档期,打开新的销路,这是格力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州 “超级虚拟工厂”帮格力博解决了这个问题。
“超级虚拟工厂”是指由京东云、江苏工业互联网企业智云天工、常州移动共同为常州市钟楼区打造的5G+AI工业制造云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接入了600多家工厂,4万余台设备。可以准确了解哪些设备能生产什么产品、哪些设备闲置、哪些生产线有富余产能,因此能够快速将区域产能有效聚合,有机调配生产资源,从产能结构进行有效优化和提升,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智云天工CEO张志琦对《财经》介绍,通过了解接入平台工厂的信息,可以有效组织和管理生产,就像一个工厂一样,因此称之为“超级虚拟工厂”。
这一“超级虚拟工厂”,起到了匹配消费者需求、供应链产能的作用,一方面结合用户需求定义产品,一方面将工厂剩余产能聚合,将生产需求和工厂产能对接。它和一些工业巨头提出的“虚拟工厂”概念有所不同,后者更强调产品、产线和生产流程本身的虚拟化、数字化,以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模拟仿真优化。
换言之,“超级虚拟工厂”聚集了当地的产能信息,其中就包括格力博。而要把这种空闲的产能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还离不开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产品的市场洞察力,这正是京东云要做的。
张志琦介绍,京东云能解决工厂具体生产什么、怎么生产,这是最核心的问题。经过全网侧的数据分析,发现家庭清洁类用品在国内需求增大,其中洗拖一体机销售额,2020年到2021年从20亿元增长到50多亿元,增速明显。
到了生产环节,割草机和洗拖一体机有许多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是相通的,都需要电池包、马达、驱动系统,而这些格力博有自己的生产能力。
消费侧的需求和生产侧的能力就这样在京东云、智云天工的共同协助下,帮助格力博选择了家庭洗拖一体机这一产品方向。大赛道定了,产品具体怎么设计,还离不开更细致的市场洞察。
张志琦介绍,比如电池续航,割草机上的电池可以用两小时,而国内家庭并不需要这么长的续航时间,相应的产品设计就要做更改。
具体来说,产品的颜色,重量,杀菌消毒功能,污水箱、净水箱的大小和比例,把手的握持方式等等这些特征,都需要结合国内的需求来重新设计。
事实上,在确定做洗拖一体机之后,格力博就先设计了一款原型产品,但仍然有着不少的欧美用户习惯的影子。借助京东云的反向定制能力,最终成品和初版设计有了明显改动。
为了保障零部件的供应,借助“超级虚拟工厂”,产品的部分零部件找到了本地和外地的企业来生产,并在上半年供应链一度受疫情影响时快速找到替换的供应商。多方努力下,这一新款的洗拖一体机只用了4个月就将在今年8月上线京东发售,已经提前接到5万余台订单,销售额预计可达1.2亿元。
和好麦滋相比,格力博生产的家电产品有比食品更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京东云除了提供同样必须的市场洞察、引导产品设计之外,还需要在生产端更深的介入产业,在数字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下,优化供应链的效率。这种效率不仅体现在激活剩余产能,也体现在为这些产能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来保障生产。
张志琦对这一合作总结认为,京东不仅是提供商城这个销售渠道,也能提供更多产业侧的资源和技术能力;并且京东有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帮助工厂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上优化提升;京东云的算法平台,可以给各方在底层技术提供支持,协助整个产业价值链前后各端的打通;京东在各个城市的布局,也能打通合作方与地方政府的交流。
拆解“十节甘蔗”
更深入地进入产业链上游的背后,是京东“供应链为基础”的战略定位。
京东如今将自身定位于“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相比其他电商平台,京东从一开始就走了自营电商的模式,这使得京东不仅在消费供应链发挥作用,自己也是主要的买方,足以对生产环节产生影响。进一步的,通过将消费者的洞察和市场趋势告诉品牌制造企业,使得新商品更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够提升整个供应链的产业效率。
京东将整个价值链的十个环节称之为“十节甘蔗”,京东过去强于消费供应链的后五节: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而这五节“甘蔗”可以影响到产品的创意、设计、定价、研发、制造这些价值链的前端环节。另一方面,生产企业也需要京东这样的渠道平台去完成价值闭环,再加上社会合作,这构成了京东“数智化的社会供应链”的基本框架。
这条“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既包含货物流转的实体供应链,也包含供应链的每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京东云的技术在支撑着这条数智供应链。
京东自身业务的发展,孕育了京东云的技术积累。譬如在零售、物流发展过程中,算力有弹性调度的需求,和传统企业的稳态需求不一样,这就要求底层架构必须容器化、虚拟化、池化,提供微服务,从而能快速迭代,开发环境下的技术可以无缝转移到生产环境,否则就要花很长时间重新部署。
2017年,京东开始思考将自身沉淀的技术对外赋能产业。当时,京东喊出“技术!技术!技术!”口号,三个技术分别意指自身的业务是技术驱动的,这些技术可以沉淀为产品,技术可以对外赋能产业。换言之,京东在彼时试图从技术的实践者,开始向技术服务者转变。
京东云的这一系列以数智化供应链为核心的打法,已经初具特色,和其他云厂商区别开来。更深入的进入产业,更紧密的线上线下运营结合,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并重,都是京东云在这一路径下需要做出的努力。
对于京东云的数智供应链对于京东集团的意义,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的总结是:一方面,京东云是京东集团的数智底座,支撑着京东万亿级的交易并支持京东围绕供应链不断优化成本、效率、体验。
另一方面,数智供应链是京东成为新型实体企业转型实践的经验沉淀,是京东19年来高效、创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验证和凝练了一套完整的能力体系,数智供应链成为京东云服务产业的特色。
而在京东打通这“十节甘蔗”闭环的过程中,让更多制造业企业转型“智造业”,让电商平台上更多卖家活得更好,走得更快更平稳,对外界来说,是更大的增益之处。数字经济平台作为人类史上成长最快、覆盖人群最多、商业延展能力最强的商业组织,除了商业本身,可以做的事情其实非常多。
短期看,这是云服务的风口,长期看,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