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送灶王爷是什么日子
对于官府来说,在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开始,而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开始送灶,而水上人家则需要在二十五日的时候举行祭灶的仪式。
腊月送灶王爷怎么做?
在举行过祭灶之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了,而且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时候,这时候民间是称为“迎春日”的。而且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是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人间善恶的,然后让玉皇大帝进行赏罚。所以说在送灶的时候,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上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可以做我灶王升天的时候坐骑的备料。而且在祭灶的时候,还要把糖融化之后,涂抹到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没有办法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因为灶王爷上天之后是会专门告人间的善恶,如果说有那家被告有恶行,那么大罪是要减寿三百天的,而小罪需要减寿一百天。
送灶粑粑是什么
对于送灶粑粑来说,这是属于一种地方的传统小吃,主要是作为民间节日的祭品使用的。在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属于送灶节,在这天晚上的时候,人们会用米粉做成饼,然后用豆干、肉、蔬菜以及咸菜作为馅,容纳后用素油煎出之后,全家人一起吃,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迎接小年和即将到来的新年。
而且送灶粑粑贴锅的那一面,色泽是非常金黄的,而且吃起来脆而不焦,酥香味美,对于不贴锅面的那一面送灶粑粑来说,是光滑油润的,同时吃起来口感软而不粘,再加上送灶粑粑的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而且送灶粑粑的馅料也是非常多变的,除了常见的萝卜肉馅之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咸口或者是甜口。
送灶祭灶饮食游戏呢
祭灶节,中国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过了二十三,中国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家,清理箱、柜、炕席底下的尘土,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送灶祭灶歌谣传统介绍
晋东南地区中国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首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中国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余),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也有各种戏剧故事,中国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日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中国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有新媳妇的人家,新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中国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