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节气表二十四节气日历
雨水节气 2024年2月19日 12:12:58 农历正月初十
惊蛰节气 2024年3月5日 10:22:31 农历正月廿五
春分节气 2024年3月20日 11:06:12 农历二月十一
清明节气 2024年4月4日 15:02:03 农历二月廿六
谷雨节气 2024年4月19日 21:59:33 农历三月十一
立夏节气 2024年5月5日 8:09:51 农历三月廿七
小满节气 2024年5月20日 20:59:17 农历四月十三
芒种节气 2024年6月5日 12:09:40 农历四月廿九
夏至节气 2024年6月21日 4:50:46 农历五月十六
小暑节气 2024年7月6日 22:19:49 农历六月初一
大暑节气 2024年7月22日 15:44:11 农历六月十七
立秋节气 2024年8月7日 8:09:01 农历七月初四
处暑节气 2024年8月22日 22:54:48 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节气 2024年9月7日 11:11:06 农历八月初五
秋分节气 2024年9月22日 20:43:27 农历八月二十
寒露节气 2024年10月8日 2:59:43 农历九月初六
霜降节气 2024年10月23日 6:14:32 农历九月廿一
立冬节气 2024年11月7日 6:19:49 农历十月初七
小雪节气 2024年11月22日 3:56:16 农历十月廿二
大雪节气 2024年12月6日 23:16:47 农历冬月初六
冬至节气 2024年12月21日 17:20:20 农历冬月廿一
小寒节气 2025年1月5日 10:32:31 农历腊月初六
大寒节气 2025年1月20日 3:59:52 农历腊月廿一
二十四节气含义
按照“定气法”划分方法,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依次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一个节气的名字都与节气的特点相关,二十四节气歌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总结。二十四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左右,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一般不超过1~2天。
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1.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公历上一般在2月4日左右,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这时,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气温、日照、降雨开始上升或增多。
2.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降雨逐渐增多。
3.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
4.春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表示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一般在公历每年4月5日左右。
6.谷雨: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播谷降雨之意。一般在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这时,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
7.立夏:夏天的开始,一般在公历的`5月5日左右,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8.小满: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在每年公历5月21日左右。小满也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俗话说“立夏小满,江河易满”,这句话正反映此时南方地区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5日左右。芒种谐音“忙种”,也是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民间也称其为“忙着种”。芒种后,雨量增多,气温升高,我国一些地区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
10.夏至:夏季到了,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左右,这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北的一天,是太阳北行的极致。
11.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一般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左右,此时,各地也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常伴随着大风、暴雨。
12.大暑: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一般在公历7月23日左右。这个节气雨水多,洪涝灾害易发。
13.立秋:秋季的开始,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公历8月7日左右。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也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14.处暑:“处”是终止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一般在公历8月23日左右。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影响,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
15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一般在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白露前后,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地的阴气上升扩散,天气渐渐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白露节气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
16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一般在公历9月23日左右。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
17.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寒露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左右。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一丝寒意。古人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18.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19.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一般在公历11月7日前后,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 “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20.小雪:一般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小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节气。小雪后,我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加大了降温天气。
21.大雪:一般为每年公历12月6日至8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大雪节气最常见的就是降温、下雨或下雪。
22.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一般在公历12月22日左右。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23.小寒:标志着寒冬开始,一般在公历1月5日左右。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24.大寒:表示天气寒冷程度,一般在公历1月20日左右。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