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

| 泽慧

2024清明节放假调休时间为4月4日至6日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

清明节放假3天调休1天(具体放假时间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现将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4月4日(星期四)至4月6日(星期六)放假调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请广大市民提前安排好工作生活,文明有序祭扫,错峰绿色出行。

第一天2024年4月4日(清明)星期四法定假日
第二天2024年4月5日星期五放假调休
第三天2024年4月6日星期六周末休息

清明节的起源

1. 清明节,亦称踏青节、行清节,其根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干支历法以及春祭礼俗文化。

2.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扫墓祭祖、踏青、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蹴鞠等。

3. 清明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亦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初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

4. 当斗柄指向“乙位”(太阳黄经达15度)时,清明节气便到来。我国祖先的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

5. 考古发现,在广东英德青塘发现了万年前的墓葬,表明早在万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墓葬行为和礼俗。

6. 因此,清明节的许多习俗得以流传至今,其中包括扫墓祭祖、踏青这两大节令传统习俗。

7. 除此之外,清明节还有植树、放风筝、插柳、拔河、荡秋千、蹴鞠等习俗。

8. 扫墓,亦称“墓祭”、“拜山”、“扫山”、“上坟”,主要活动包括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摆放贡品、拜祭、鸣放鞭炮等。

9. 踏青则主要承袭了上巳节郊外游春的习俗。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比清明节稍早,有祓除畔浴、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活动。

10. 清明节的踏青习俗正是源自上巳节的郊外游春传统。

清明节的风俗有哪些

清明节的风俗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祖、插柳、拔河、荡秋千、斗鸡、射柳、蹴鞠。

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春意已浓,万物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这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自古传承、至今不辍的传统习俗。

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3、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4、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习俗历史久远,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古时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5、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唐人认为三月三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宋元以后,清明节插柳的习俗非常盛行,人们踏青玩游回来,在家门口插柳以避免虫疫。

6、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据说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7、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

8、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帝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9、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10、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85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