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下跌要不要加仓
分析基金下跌要不要加仓
面对基金下跌,要不要加仓?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投资者,就怕抄底抄到半山腰。所以这时候,就要考验你的心理素质了。小编在此整理了基金下跌要不要加仓,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投资应该逆人性操作,市场下跌,对于优质资产反而应该补仓、加仓,而不是逃跑。并且,不能拿着你所有的资金去布场、加仓,还要留下弹药。因为市场行情随时波动,我们没法预测阶段性的底部。如果你买了炒得比较热的行业板块,跌了依然不便宜,加仓只能让你的亏损比例少一点而已;如果盲目加仓,只能让你的亏损的绝对值加大,得不偿失。对于风险极低的货币型基金,随时购买都可以,不必要考虑是否要加仓;但对于股票型、指数型、或者混合型等权益类基金,它们受市场影响波动比较大,加仓就要考虑时机点,难度更大。
在考虑要不要加仓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你是否看好手里的基金和基金经理?
基金是适合长期的投资品种,在基金的交易规则中也可以看出。所以要问问自己,选择基金是人云亦云,还是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出发点不同会直接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如果你是经过深思熟虑买入的基金,也认同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并且长期看好某个基金,那好的基金买得便宜,才是硬道理,这个逻辑没错,好的基金值得长期持有,大跌加仓可以平摊成本。
建议从长期的角度去判断基金好坏,而不是从短期的业绩去评判。比如说把每年的年化收益拉出来看一看,能排在同类前1/2,前1/3的产品都是屈指可数的。这些产品我是值得投资者去关注和跟踪的。
2.能承担一定的风险吗?
投资基金长期来看赔钱的概率较小,尤其在定投中,坚持三到五年甚至更久,几乎是不会亏钱的。但毕竟投资中风险和收益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厌恶风险那就要选择低风险的投资品种。
并且在基金加仓以后,并不是就能立即赚钱,也会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投资者要有这样的风险意识。
但是只要选对基金,时间就是我们的朋友。持有时间越长,盈利概率也越大。但是,切忌把子弹打满,可以指定加仓的纪律,比如如果某个基金下跌10%, 可以加仓可用资金的1/3;如果继续跌10% 第二次加仓1/3 ;如果再跌10% ,加仓最后可用资金的1/3。
3.对市场的大致情况了解吗?看好后市吗?
虽说基金投资不要求具备太专业的知识,但也不是说什么不懂一拍脑门就能赚钱的,至少也要对当前的市场,是处于高估还是低估区域能有个基础的判断,在相对低估阶段进场也能增加盈利的概率的。
我们知道只要是买入操作,就是看好后市,预测其后面上涨,才进行的买入操作。所以基金补仓的大前提是看好后市。如果不看好后市,是坚决不买入的。
在补仓前,这几点很重要:
1、目前的总仓位不高,如果你的总仓位仓位在50%以下,那么,补仓效果会比较明显。反之,仓位越重,补仓越乏力一旦总仓位超过80%了,那么补仓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总仓位在80%以上的投资者,不建议再补仓了。
2、你相信市场未来长期走势是波动向上的,或者说你投资的板块属于优秀赛道,并且你能够长期持有,给它时间。
3、你持有的基金或者说你加仓的投资标的是好的,这样才能抓住后续市场上涨的机会。
总而言之,补仓的好处是降低持仓成本,上涨时更易回本,但同样,补仓会增大持仓资金,一旦继续下跌,资产的损失也是更严重的。所以,补仓和在下跌市中加仓是把双刃剑,用之谨慎。同时,基金补仓的大忌就是频繁操作以及满仓赌,记住任何一种补仓方法,都要严格的遵从纪律。
因为短期内频繁的买进卖出,手续费会摊薄收益,所以不建议频繁加仓;如果频繁加仓,出错的概率有可能会增加,毕竟你自认为的专业不一定专业!
最后,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