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热点心痒难耐该怎么
前段时间小伙伴一直问“顺周期大涨,要不要上车?”说到底,就是当市场又有新热点时,基民到底能不能追呢?面对热点我们又该怎么操作呢?小编在此整理了面对热点心痒难耐该怎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市场热点
回顾近10年市场出现的热点例子,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1. 热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长期政策、短期政策、题材或概念走红,以及突发事件的影响。
2.热点持续时间有长有短,受益于长期政策的热点或能持续数年,而因为某个概念的出现或突发事件的发生,热点可能只能持续短暂数日。
3.热点相关板块在短时间会暴涨,但热度退却后回撤幅度也较大。
(请注意:虽然从指数来看回撤幅度远小于涨幅,但由于前期上涨后的基数较大,下跌50%就意味着已经跌回前期低点。)
热点简单“生命周期图”
总体来看,每一个市场热点从出现到热度消散,都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
而由于信息获取时间滞后、专业和判断能力不足,很多普通投资者还在加班学习新概念,主力资金已经离场,投资时机已经错过。
热点到底能不能追?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可能认为小编一定是在劝大家不要追热点!并不是~
“墙裂”建议基金投资者不要追的是“短期热点”,原因如下:
1.难把握:有的短期热点热度可能仅能持续几天,对于获取信息主要靠媒体报道的非专业投资者来说,当你刚意识到有热点在发生,此时热点可能已经快演绎完毕,此时入场非常容易造成高买低卖,最终成为接盘侠。
2.风险大:追短期热点看似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收益,但也意味着可能很快损失大量本金。
3.太折腾:不要把基金当股票炒,不频繁择时、不瞎折腾、长期持有才是基金的正确打开方式。
4.成本高:追热点的投资者往往换手率很高,而不断买入卖出基金将带来不菲的手续费,成本过高。
5.长期收益并不突出:短期热点短时间内带来巨大涨幅,但拉长时间来看这类基金收益并没有那么显着,不适合基民长期投资。
而对于长期景气度高的热点,则建议基民可以择优买入,并长期持有。
那么如何判断热点是长期的呢?值得投资的长期热点有这样的特点:受益于长期政策且政策支持力度强、需求具有刚性、发展潜力巨大。
比如在估值修复、政策和基本面的驱动之下,行业和主题仍有结构性机会,建议投资者可以关注十四五规划中政策扶持带来高景气的国产软/硬件替代、半导体和网络安全等相关品种。
此外可以关注可选消费品,可选消费品的弹性大过必需消费品,基本面改善驱动的汽车和家电仍具备表现机会,但如果无法适度降低对相关行业的短期收益预期,可额外关注复苏主线中相对滞涨的领域如传媒和家居行业。
近两年来许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收益普遍不太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绝大部分基金的大幅亏损对于投资者的这些疑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李颖指出,首先基金产品本质是一揽子证券投资组合,基金的收益表现与投资标的基础市场的表现密不可分。在股票市场连续下跌的市场环境下,以投资股票为主的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也难以取得正收益。在股市上涨的行情下,偏股型基金往往大部分能取得正收益。所以,基金也不可能创造神话,在近几年市场连续下跌的行情下创造很高的正收益。
从长期的绩效来看,大部分情况下,基金的整体表现要好于个人投资者,尤其在牛市和震荡市场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如2006年和2007年均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100%以上的回报,而个人投资者这一比例均达不到2012年近50%的股票型基金取得了5%至30%的回报,而调查显示有超过50%的个人投资者亏损幅度在5%至50%。因此,基金仍不失为个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一个较好的投资工具。
无论是中国股市建设、经济发展还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各种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消除的,都需要市场整体的理性来推动。但是作为投资者本身,一定要衡量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能盲目的听信销售人员的宣传。如果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或是短期要使用的资金,不能投入太多在单一的股票类基金中,以免受到股市波动风险的冲击较大。因此,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有实际意义的,应该是抱有长期投资的心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续期选择相应适合的基金产品,避免过度追逐短期收益突出的热点基金、多关注长期业绩相对较为稳健的基金,通过定投、组合配置来分散风险、获取长期稳健的回报。
注意事项:
一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的安排基金品种的比例。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基金,购买偏股型基金要设置投资上限。
二要注意别买错“基金”。基金火爆引得一些伪劣产品“浑水摸鱼”,要注意鉴别。
三要注意对自己的账户进行后期养护。基金虽然省心,但也不可扔着不管。经常关注基金网站新公告,以便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自己持有的基金。
四要注意买基金别太在乎基金净值。其实基金的收益高低只与净值增长率有关。只要基金净值增长率保持领先,其收益就自然会高。
五要注意不要“喜新厌旧”,不要盲目追捧新基金,新基金虽有价格优惠等先天优势,但老基金有长期运作的经验和较为合理的仓位,更值得关注与投资。
六要注意不要片面追买分红基金。基金分红是对投资者前期收益的返还,尽量把分红方式改成“红利再投”更为合理。
七要注意不以短期涨跌论英雄。以短期涨跌判断基金优劣显然不科学,对基金还是要多方面综合评估长期考察。
八要注意灵活选择稳定省心的定投和实惠简便的红利转投等投资策略。
热点相关文章:
★ 感恩节讲台演讲稿
★ 股票常用术语猴市
★ 我要大机会
★ 股票入门基础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