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A股反弹,基金经理们在想啥
2022直击A股反弹,基金经理们在想啥?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A股先抑后扬,成长与价值分化剧烈。以新能源为首的成长风格大幅反弹,价值风格成了落寞的旁观者,不同风格基金的收益差距超过50%。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基金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价值与成长的分歧
“市场嗷嗷上涨,我们四平八稳。”
“从悲观到乐观仅间隔了一个‘五一’假期。谈笑间一扫阴霾,参与者直接把部分行业带到了极度拥挤的状态。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不同风格选手的收益差距达到了50%以上。如此迅速且剧烈的情绪起伏,即使在波动率较大的A股历史上,也屈指可数。”广发基金林英睿感叹道,“对于这种小样本案例,我们其实不太理解且大为震撼。”
看不懂的不只是林英睿。
大成基金徐彦在季报中写道,“过去两个月,市场上似乎只有一种声音:上涨,再之前的下跌几乎要被遗忘。市场短期是人性,长期是规律,但每个人对人性和规律有不同的理解。” 大成基金刘旭也在二季度减持了股价透支且未来成长较多的个股比例,“持仓向更有安全边际的标的倾斜。”
中泰资管姜诚的表达更为直接。“头头是道的解读,没有一点点指导意义。”姜诚认为,猜测市场先生要出啥牌,实际上是高阶博弈,进而内卷,“钱景”也就变得高度不确定。
以擅长大类资产配置为标签的易方达基金张清华,在市场反弹之际选择了防守。易方达新收益最新数据显示,股票仓位从一季度的90.94%降到了73.93%。
张清华称,随着市场的逐步反弹,投资者参与热情大幅回升,热门板块的估值也快速抬升,但短期国内外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国内的内生经济动能仍不足,疫情仍有较大变数,海外高通胀与加息缩表的担忧始终存在。“考虑到市场的反弹幅度和未来的不确定性,组合随着市场的反弹适当降低了仓位,同时结合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了持仓结构,维持一个相对中性的配置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化。”
“焦虑和彷徨并不可怕,他们往往是框架新一轮优化与迭代的起点。”林英睿在季报结尾写道,“我们想提请投资者再次审视自己的风险特征,关注部分高估值且交易热络方向的潜在风险。”
有人冷眼旁观,也有人惋惜错过。
“错失了在市场恐慌的情况下去买入长期看好的优质股票的时间窗口,参与度不够大,因此净值的反弹与市场相比显得较弱。”鹏华基金王宗合在二季报中进行了反思。
关于错过新能源的原因,他进一步解释道,“我们没在市场极度恐慌的背景下加仓的主要原因还是基于比较保守的心态:上半年在俄乌冲突、疫情、经济周期性向下的三重压力叠加下,整个市场一度比较低迷,所以当时我们觉得还可以寻找更好的时间点去完成对具有长期价值的股票的买入和加仓,这一点回头来看是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有些优秀的股票在某些时间点给出了很好的买入机会,这种机会是应该抓住的。”
身处全市场最瞩目的新能源车赛道,嘉实基金姚志鹏的季报透出极致的信仰和乐观。“所有产业之中,汽车将是无法回避的方向。从全球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来看,汽车是主要强国的共同支柱。全球汽车工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行业。因此在汽车领域实现升级突破,让中国车走向世界将成为中国的国运之战,也是我们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千亿基金经理看好医药生物
随着二季度市场的回暖和净值的上涨,基金经理们的规模也水涨船高。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公募基金总规模达26.74万亿元。中欧基金葛兰最新规模达到1017亿元,易方达基金张坤的规模达971亿元。
“医药生物板块在季度初受到了疫情的较大影响,但截至半年末我们认为大部分企业已经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恢复。政策总体延续了稳健、积极的趋势,引导行业向有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提供高性价比产品及服务转变的导向没有变化。”葛兰在二季报中写道,依然看好医药生物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但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
值得一提的是,张坤也在二季度加仓了医药生物板块。药明生物进入易方达蓝筹精选前十大重仓股,海康威视退出重仓名单。
复盘操作,张坤称,二季度股票仓位基本稳定,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医药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科技、金融等行业的配置。“个股方面,我们仍然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
除了医药生物板块,葛兰在其全市场基金中也重仓了新能源、白酒等领域的龙头公司。葛兰认为,过去几年,优秀成长股在基本面和股价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现,累计涨幅较大,预期较高,估值相对较高。叠加国内外突发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类优质成长股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幅波动和回撤。她选择继续持有优质的长期成长类标的,淡化情绪和风格的影响。
投资者很难做判断
面对市场风格的快速切换,张坤坦言,在一季度末,估计很少有投资者能准确的判断出这种预期的大落和大起,站在三季度初,再次正确预判中国和美国经济和股市的表现可能也是相当困难的任务。
相比短期的影响,张坤更希望找到影响长周期的关键因素,他在季报中列举了许多例子:一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未来是否被客户持续需要且增长?外来者模仿这家企业的业务是否足够困难(不论是通过品牌、技术、网络效应等各种方式)?生意模式能否产生充足的自由现金流(不依赖外部资本就能持续增长)?是否具有良好的企业治理并对股东友好(良好的成本费用管控、低估时积极回购、高标准的再投资等)?对于科技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机制吸引并留住全球最顶尖的人才?
“在对未来进行预判时,网络媒体栩栩如生的报道、生动的画面感、连续的发声以及自身过多的关注,都更容易引起判断偏差。当我们过于关注某件事时,我们会对记忆中的原因进行搜索,当发现有回归效应时,就会激活因果关系解释,但事实上这未必能站得住脚。”张坤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