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波动法则内容是什么
江恩波动法则内容是什么范文
作为一种提高杠杆率的炒股手段,在正规的场内交易中,能满足其条件的投资者很少,因此催生了场外配资,但风险也进一步加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江恩波动法则,供大家参考。
江恩波动法则内容是什么
一、江恩波动法则与共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队德国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一座桥,结果把桥踩塌。就桥梁的本身负载能力而言,远远大过这队德国士兵的重量,但由于士兵步调整齐、节奏一致,结果大桥在这种齐力的作用下而倒塌,这就是共振的作用。共振经常应用于音响领域上。当短频率与长频率出现倍数的关系时,就会产生共振。
而江恩的思路是:市场的波动率或内在周期性因素,来自市场时间与价位的倍数关系。当市场的内在波动频率与外来市场推动力量的频率产生倍数关系时,市场便会出现共振关系,令市场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巨大作用。
回顾历史走势,可以发现:股票走势经常大起大伏,一旦从低位启动,产生向上突破,股价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向上;而一旦从高位产生向下突破,股价又如决堤的江水一泻千里。这就是共振作用在股市之中的反映。
共需可以产生势,而这种势一旦产生,向上向下的威力都极大。它能引发人们的情绪和操作行为,产生一边倒的情况。向上时人们情绪高昂,蜂拥入市;向下时,人人恐慌,股价狂泻,如同遇到世界末日,江恩称之为价格崩溃。
因此一个股票投资者,应对共振现象充分留意。如下情况将可能引发共振现象:
1、当长期投资者、中期投资者、短期投资者在同一时间点,进行方向相同的买入或卖出操作时,将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共振;
2、当时间周期中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交汇到同一个时间点且方向相同时,将产生向上或向下共震的时间点;
3、当长期移动平均线、中期移动平均线、短期移动平均线交汇到同一价位点且方面相同时,将产生向上或向下共振的价位点;
4、当K线系统、均线系统、成交量KDJ指标、MACD指标、布林线指标等多种技术指标均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时,将产生技术分析指标的共振点;
5、当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经济政策等多种政策方面一致时,将产生政策面的共振点;
6、当基本面和技术面方向一致时,将产生极大的共振点;
7、当某一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经营情况、管理情况、财务情况、周期情况方向一致时,将产生这一上市公司的共振点。
共振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发生,而是有条件的,当这些条件满足时,可以产生共振;当条件不满足时,共振就不会发生;当部分条件满足时,也会产生共振,但作用就小;当共振的条件满足得越多时,共振的威力就越大。在许多时候,已经具备了许多条件,但是共振并没有发生,这可以理解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不刮,火就烧不起来,而东风是关键条件。如果没有关键条件,共振将无法产生,在这一点上江恩特别强调自然的力量。
我们知道,每到农历8月18日钱塘江会发生大潮,这现象是因为月亮的引力所造成的。而只有当太阳、月亮和地球处于同一直线时,这种大潮才会发生,这也是一种共振。既然太阳、月亮和地球的位置可以引起大潮,那么它们的位置是否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操作情绪和行为?江恩的回答是肯定的。
总之,共振是使股价产生大幅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者可以从短期频率、中期频率和长期频率以及其倍数的关系去考虑。江恩还认为:市场的外来因素是从大自然循环及地球季节变化的时间循环而来。共震是一种合力,是发生在同一时间多种力量向同一方面推动的力量。投资者一旦找到这个点,将可获得巨大利润和回避巨大风险。
二、江恩波动法则与江恩分割比率辛民
江恩波动法则包含着非常广泛的内容,但在江恩在世时,又没有给出明确的波动法则定义,这也就造成了以后研究江恩理论的分析家对波动法则的不同理解。有一个音乐家兼炒家彼得曾写过一篇文章,从乐理角度去解释波动法则。彼得认为,江恩理论与乐理一脉相承,两者都是波动法则的不同理解。音节的基本结构由七个音阶组成,在七个音阶中,发生共震的是C与G及高八度的C,亦即百分之十及一倍水平。也就是说,音阶是以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的形式产生共震,因此频率的一倍、两倍、四倍、八倍会产生共震。而上述比例及倍数与江恩的波动法则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江恩的分割比率。
江恩的分割比率是以8为基础的,也就是江恩的分割比率是50%(二分之一),其次是25%(四分之一)和75%(四分之三),再其次便是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及八分之七。我们在研究深沪股市的走势图时,可以发现大量的实际例证来证明江恩分割比率的有效性。我们看上证指数周线图图例。92年11月20日,股指周线图收盘数为401点。经过13周的上升,涨至93年2月19日,周收盘指数为1499.7点,上涨幅度1100点,这一周股指最高点为1558点,随后开始下跌,经过6周的下跌,至93年4月2日,周收盘指数944点,下跌幅度556点,约为上涨幅度的二分之一,下跌时间也约为上涨时间的二分之一。通过以上例证,我们可以了解到江恩百分之五十分割率的重要性。
江恩的经验是从美国股市和期市上总结出的,但这一结论同样适合于我国股市。江恩的波动法则和分割比率并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它是一种自然法则,而这种自然法则是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自然而然遵循的一个法则,它是人们固定习性的反映,而这种固定习性是不会轻易被打破的。如果一对军人的执行任务要从甲地到乙地,因路途很远,中途需要休息,那么这个休息的地点很可能选在总路程的百分之五十处。又如一个人一天工作八个小时,那么他的工作时间安排常常是上午工作四小时,下午工作四小时。我们再看上证指数周线图。从94年7月29日至95年2月17日,上证指数在此期间共运行了28个交易周,从333点至1052点,上涨了7周,随后又经过21周的下跌,跌至533点。上涨时间占此段时间的四分之一(25%),下跌时间占此段时间的四分之三(75%),而25%和75%都是江恩非常重视的分割比率。
江恩波动法则中非常强调倍数关系和分割比率的分数关系,而倍数关系和分数关系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就要看我们所取的数值的大小。如一个庄家要把4.00元的,股票做到8.00元,那么从4元至8元上涨100%为1;而6.00元是上涨的50%;5.00元为上涨的25%;7.00元为上涨的75%;那么在这些位置是江恩分割比率要重视的位置。如果我们把4.00元涨至5.00元,涨幅1.00元作为涨幅的第一阶段为1的话,那么到6.00元涨2元,到8.00元涨4元,就是第一段涨幅1元的倍数关系。这又是江恩波动法则强调的可能产生共震点的倍数关系。倍数关系可以无限扩大,分数关系可以无限缩小,关键是取什么数值定为1.这就如同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原子里面有原子核,原子核里又有更小的微粒,无限缩小。当我们了解到这种倍数关系和分数关系的重要性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它建立起一种市场框架,当时间和价位的单位都运行到这种倍数关系和分数关系时,市场的转折点就可能已到达。在价位方面会出现自然的支撑和阻力,在时间方面会出现时间的阻力。在市场的重要低位开始,计算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的增长水平,及一倍、两倍、四倍、八倍的位置,将可能成为重要的支撑和阻力。在低位区,走势常受到八分之一的阻力,波动小,时间长,在低位区,走势常受到八分之一的阻力,波动小,时间长,走势反复,一旦产生有效突破,阻力减少,走势明快。在市场的重要高点,计算该位置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常为调整的重要支撑。将股指或股价的重要低点至高点的幅度分割为八份,分割的位置都是重要的支撑和阻力。对于时间循环,可将一个圆形的360度看作市场的时间周期的单位,并用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及八分之一的比率分割,分割为180度,90度,45度,包括月份,星期,日期的周期单位,分割的位置常成为市场周期的重要转折点。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 :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相对论消除了关于绝对空间和时间的幻想;量子力学则消除了关于可控测量过程的牛顿式的梦;而混沌则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的幻想。”
一点就是未来无法确定。如果你某一天确定了,那是你撞上了。
第二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相似的秩序来实现的。看见云彩,知道他是云彩,看见一座山,就知道是一座山,凭什么?就是自我相似。这是混沌理论两个基本的概念。
混沌理论还有一个是发展人格,他有三个原则,一个是事物的发展总是向他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第二个原则当事物改变方向的时候,他存在一些结构。
一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如: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二 混沌一词原指宇宙未形成之前的混乱状态,我国及古希腊哲学家对于宇宙之源起即持混沌论,主张宇宙是由混沌之初逐渐形成现今有条不紊的世界。在井然有序的宇宙中,西方自然科学家经过长期的探讨,逐一发现众多自然界中的规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心引力、杠杆原理、相对论等。这些自然规律都能用单一的数学公式加以描述,并可以依据此公式准确预测物体的行径。
三 近半世纪以来,科学家发现许多自然现象即使可化为单纯的数学公式,但是其行径却无法加以预测。如气象学家Edward Lorenz发现,简单的热对流现象居然能引起令人无法想象的气象变化,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亦即某地下大雪,经追根究底却发现是受到几个月前远在异地的蝴蝶拍打翅膀产生气流所造成的。一九六○年代,美国数学家Stephen Smale 发现,某些物体的行径经过某种规则性的变化之后,随后的发展并无一定的轨迹可寻,呈现失序的混沌状态。
四 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一现象的最佳批注。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也就是混沌状态。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的混乱状况,此一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混沌现象虽然最先用于解释自然界,但是在人文及社会领域中因为事物之间相互牵引,混沌现象尤为多见。如股票市场的起伏、人生的平坦曲折、教育的复杂过程。
五 混沌理论在教育行政、课程与教学、教育研究、教育测验等方面已经有些许应用的例子。由于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随时变动起伏的个体,而教育的过程基本上依循一定的准则,并历经长期的互动,因此,相当符合混沌理论的架构。也因此,依据混沌理论,教育系统容易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此一结果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不论是正面或是负面的,重要的是,教育的成效或教育的研究除了短期的观察之外,更应该累积长期数据,从中分析出可能的脉络出来,以增加教育效果的可预测性,并运用其扩大教育效果。
六 过去决策基础的三个主要假定和三个新的现实
根据混沌理论,格拉斯提出,过去作为决策基础的三个主要假定已经不再成立。这些假定是:
假定1:企业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封闭系统。外界对企业决定采取的行动没有多大干扰。
假定2:经营环境是稳定的。管理者能够充分把握经营环境,从而制定出详尽具体的战略。
假定3:管理者对事件的因果关系有着足够的认识。他们能够顺藤摸瓜,找出每一事件将会导致的变化。
在格拉斯看来,这些旧的假定已经被三个新的现实所代替:
现实1:企业是复杂的“开放”系统,既影响着其所处的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企业的行动可能无法达到它所预期的结果。
现实2:环境是瞬息万变的(不断创造着机会和威胁)。高层管理者不能指望制定出在付诸实施时仍完全有效的详尽战略。
现实3:作为传统决策理论基础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模型已经失灵。因此,各种事件的后果是无法预料的。
什么是波浪理论
艾略特是波浪理论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对华尔街股市多年的观察,发现股票及商品价格的波动都像大自然的潮汐那样,一浪紧随一浪,周而复始,具有一定的规律,表现出周期循环的特点,于是艾略特于1934年提出了著名的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基本观点:。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是交替进行的。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推动浪由5个上升浪组成,即五浪上升模式模式。在市场中价格以一种特定的五浪形态,其中1、3、5浪是上升浪,2浪和4浪则是对1、3浪的逆向调整。调整浪由A、B、C三浪组成,即三浪调整模式。五浪上升运行完毕后将有A、B、C三浪对五浪上升进行调整,其中A浪和C浪是下跌浪。B浪是反弹浪。。一个完整的循环由五个上升浪和三个调整浪组成,即所谓的八浪循环。波浪理论的缺陷在于,大浪和小浪不易区分;浪的形式多样,不易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