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辉集团为何也缺钱?
除了融资难,销量下滑,预售资金提取慢等共性原因,部分项目资金周转受合作方牵制,也导致了旭辉现金流紧张。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旭辉集团为何也缺钱,我们一起看看吧!
预售资金提取难
10月15日,为了缓解业主焦虑,旭辉在长沙与旭辉铂悦湘江的业主开了一次沟通会。
一位参加沟通会的业主透露,旭辉反馈,因为各地预售资金监管趋紧,地方项目很难把资金调到集团,所以集团层面资金较紧张,但卖得好的项目资金比较充裕。现在旭辉的资金,首先保交楼,其次保员工工资,然后保银行。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房企报告期内实际可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各种货币资金及来源渠道)主要分为,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和其他资金。
从一位旭辉杭州前员工处获悉,在预售资金监管趋严之前,公司可以将卖得好的项目资金提取出来,用以支援其他城市的项目。但现在,提取项目资金时,银行会登记钱款用途,项目的钱基本只能专款专用,用于本项目的建设。
根据旭辉2022年中报,受限制银行存款和银行结余及现金总计312.4亿元,其中受银行监管的仅可用于指定物业开发项目的资金为110亿元,占比达35.2%。
旭辉重仓城市之一长沙,是烂尾楼重灾区。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对24个重点城市的监测数据,截至2021年底,长沙尚未交付问题项目总建面446万平方米,尚未交付问题项目总套数28139套,在24个城市中均排名第一。
合作开发埋隐忧
旭辉是较早涉足合作开发的房企,曾被称为“合作之王”。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今年1月-9月,旭辉全口径销售金额为1043.2亿元,权益销售金额为615.5亿元,权益销售额占比为59%。这意味着旭辉的全口径销售额中,有四成归属于它的合作企业。
合作开发的另一个限制是,合作对象一旦出现风险,旭辉可能会受牵连。今年3月,评级机构瑞银证券就曾发布旭辉的看空报告,指出旭辉有80%的项目非全资拥有,民营开发商的持股比例为38%,而民营开发商的资金状况恶化可能会给项目带来负面影响。
旭辉对外的主要合作模式为财务投资与合作开发。财务投资主要合作企业包括,香港置地、恒基地产、平安不动产等财力雄厚的房企;合作开发的主要为地方国央企,如首开、北京城建等。
示范房企不是融钱金招牌
融资难是今年房企们面临的普遍问题,示范性房企也不例外。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2022年上半年,100家典型房企的融资总量为3837亿元,同比下降53%。
不完全统计,截至上半年,旭辉在公开市场获得四笔融资,合计超46亿元。今年9月,作为示范房企之一,旭辉发行人民币债券约12亿元,由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
然而,旭辉的融资情况仍然不乐观,2022年上半年,旭辉融资性现金流转负,这意味着偿还债务的金额超过融到的资金,融资活动没能给旭辉带来正向的现金流。
行业流动性难题待解
由于旭辉一直走财务稳健型路线、专注于住宅,在多元化业务方面,相比其他房企进展较慢。近年来公司进入的商业运营、长租公寓等领域,已经有龙湖、华润等成熟玩家,旭辉起步晚,多元化转型见效尚需时日。
一位行业头部公司高管表示,根本上还是要提振市场信心。几年前行业杠杆更高,但没有出现流动性问题,主要是房子卖得快。现在,大多数城市的去化周期超过了三年,但银行一笔开发贷时长一般也是三年。房子没卖完就到了要还款的时候。
为了促进市场回暖,近期利好楼市政策频发。9月底,央行和银保监会指导中、农、工、建、交及邮储银行加大对房地产融资的支持力度。要求每家银行年内对房地产融资至少增加1000亿元,融资形式包括房地产开发贷款、居民按揭贷款、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的债券等。
为了促进良性循环,预售资金监管时应有紧有松、松紧适度,“紧”和“松”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确保项目按时交付。“紧” 是为交房守住最后底线,当房企陷入债务危机后,至少监管账户上的预售资金可以用于推进后续工程。而适度“松”可以让正常经营的房企增加一些流动资金来源,减少现金流断裂的可能,或许有助于其渡过难关。
国海证券还提出,可以尝试使用保函(金融机构为房企提供的担保证明)等形式替代预售资金监管、区分重点监管额度和一般监管额度、精准识别风险企业和风险项目、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增加紧急例外支取渠道等方式。只有各地形成共识,松紧适度,信息共享,才能有序开启房地产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