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完成时间

| 吴泽

据日本广播协会23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当天称,本月5日开始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第二轮排海已于当地时间今天中午完成,本轮核污染水排放总量为7810吨。

核废水排入海中的危害

1. 放射性污染:

核废水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其中包括氚、锶、钴和碘等。这些放射性物质具有辐射性,可能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它们可以通过海洋生物的摄食或直接吸收而进入食物链,最终影响人类通过海产品的摄入。

2. 生态系统影响:

海洋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生物种群和生态过程相互依赖。核废水的排放可能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可能导致海洋生物的突变、畸形和繁殖受损。它们也可能危害珊瑚礁、海草床、海洋植物和微生物等重要生态系统组成部分,进而影响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性。

3. 食物链传递: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进入海洋生物体内,随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这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在食物链中逐渐积累,最终影响顶级掠食者的健康,包括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和鸟类等。人类通过食用受污染的海产品可能摄入这些放射性物质,从而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4. 污染扩散:

核废水排入海洋后,放射性物质可能会随着洋流扩散到更大范围的海域。这使得更多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社区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尤其是邻近核电站或排放点的地区。这种污染扩散可能跨越国界,成为国际间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5. 健康风险:

核废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风险。摄入或接触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辐射暴露和相关的健康问题,如癌症、遗传损伤和生殖问题。尽管排放量可能经过严格控制,但长期和累积的放射性暴露可能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健康风险。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操作分几步

首先,使用液体处理系统——多核素处理系统(Advanced Liquid Processing System,ALPS)对污染水进行处理。日本宣称此系统能去除受污染水中绝大多数放射性核素,不过承认氚无法通过此系统去除。

第二步,经过ALPS处理的污染水,将被运输至储水罐中储存并接受检测,以确认水质是否“符合”所谓的排放标准。

第三步,一根长度超过1公里的管道,将把处理过的污染水输送到海岸附近的稀释设备中进一步处理。

第四步,在稀释设备中,将处理过后的水与正常海水按100:1的比例稀释,降低氚浓度。但是,不少科学家与环保组织都表示,此前并无这样的先例。核污染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局限,决定了目前无法预知排放的污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

第五步,稀释过后的水,将顺着海底管道排入大海。

据介绍称,在从日本东部海岸排入海洋后,核污染水将在洋流作用下,向北美扩散,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将是主要受影响区域。在此之后,其将顺时针转回日本,并扩散到欧亚地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周斌在接受人民网“强观察”栏目记者采访时表示,核污染水将通过西太平洋潜沉过程影响中国海域,可能长期影响游泳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同时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核污染水里含64种核放射性元素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 高之国:从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到2021年日本决定排海时,核污染水大概已经累积了138万吨,并且每年递增约100吨,它的1100多个储水罐大概到今年基本上就没有储存空间了。因为日本从未披露真实数据,我估计现在大概已经有150万吨核污染水了,排放时间可能长达30到50年。现在国际社会,包括周边国家和利益攸关国,最大的担心就是这些核放射性元素和物质进入海洋环境中。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环境生态以后,氚可能还不是最危险的,对人类、对海洋生物影响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碳-14的半衰期约5370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约1570万年。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比较大的,可能会造成急慢性放射病,长时间的接触还可能会诱发癌症,所以尽量远离核辐射。

核辐射作用于人体细胞中,直接作用会使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核辐射在释放的过程中所出来的光束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其中γ射线的致伤作用是非常大的,人体长时间的接触,可能会造成急性轻度放射病,例如食欲下降、乏力、头晕等,而且对于人体的神经损害也比较大,可能会造成轻度的昏迷,严重的可能会引发痴呆或者血压升高,重度放射病还可能造成白细胞数量明显下降、腹泻、呕吐等,所以要做好身体的护理。

6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