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繁花》追剧日历

| 和杰

《繁花》会员每日19点30分更新2集,非会员限时观看。

《繁花》一幅“陌生化”的沪上“清明上河图”

截至发稿时,豆瓣网上超过10万名网友为剧版《繁花》打出了8.1的评分。“精神上的上海人是拍不好真上海的”“看个电视剧都能掉帧”……这两条高赞评论,或许代表了部分观众对于该剧的直观感受。

不少原著小说拥趸认为,虽然导演王家卫生于上海,对这座城市怀有浓烈情愫,但他这次仅借用了《繁花》的壳,自顾自地讲述了他心中的上海故事,剧中人物剧情与原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割裂,不仅故事线被删减,连主角的职业和人生轨迹,还有原作整体基调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些观众看来,小说关注的是大历史下小人物的命运悲欢,是以日常叙事对上海普通民众和饮食男女的重新建构。电视剧则聚焦于主人公阿宝依靠“右手外贸,左手股票”,数年间蜕变成上海滩“宝总”的故事,折射出风云际会之时,沪上弄潮儿女的起伏人生。剧版的“大江大河纸醉金迷”与原著的“独上西楼,最好是夜里”相去甚远。

除了对原作剧情的大幅度改编,剧版《繁花》的拍摄手法也引发了热议。这部筹备了六年的电视剧,被深深打上了“王家卫美学”的烙印,拥有大量特写、慢镜与高对比度的画面。

王家卫对作品一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样体现在这部作品当中,主演之一辛芷蕾就曾开玩笑地说:“总觉得要拍一辈子。” “慢工出细活,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做电脑桌面!”支持者称,作为一部电视剧,《繁花》为他们缔造了影院级的审美体验。

但也有观众并不买账,在他们眼中,这种镜头语言并不适合电视剧的拍摄,“电视剧更要注重实际和生活日常,不能强调高级感就忽略讲故事。”还有评论称,这部剧把商战拍成了谍战,叙事上的强风格难掩剧情本身的薄弱,而“无所不在的旁白也让电视剧叙事支离破碎。”

观众态度最为一致的,是为推出沪语版点赞。由于小说原作大量采用沪语对白,很多观众都表示,沪语版《繁花》承袭了原著地域鲜明的特色,加上黄河路、东方明珠塔、和平饭店、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地标的出镜,看得很是过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研究员冷凇表示:“《繁花》勾勒了大时代下的众生相。它让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凭此追忆往昔,让后来我们的瑰丽想象有据可依。”

在广东省电影家协会理事易文翔看来,剧版《繁花》考究的服化道和光影设计,构建了一幅“陌生化”的沪上“清明上河图”,因此才让人产生了或赞或弹的意愿。广东财经大学湾区影视产业学院影视编剧系主任房默也认为,《繁花》引发热议,正说明了这部剧的受众足够广阔。房默分析,该剧口碑分歧是由观众审美趣味的差异性引起的,虽然有“雅俗共赏”的说法,但在艺术审美领域,这样的境界较难企及,“因此对于一部作品,观众往往只能从某一个角度、理念、标准展开评价。不过,更理想的状态是,不以单一的标准去否定一切作品。”

78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