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机会 > 热点资讯 > 酒企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白酒

酒企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白酒

| 自迅

2022酒企聘请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白酒

一家A股上市的白酒公司,居然请来两位诺奖得主担任联席首席科学家。其中一位还是大名鼎鼎的“伟哥之父”,斐里德·穆拉德。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白酒公司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酒企聘请诺奖得主,能否旧瓶装新酒?

近日,一家创制、生产和销售天价白酒的上市公司宣布,将聘请一位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和一位化学奖得主为公司联席首席科学家。两位诺奖得主将分别指导一氧化氮提升现象及其对人体健康的价值,并将诺奖成果应用于酒体风味、风味与人体感知等领域。

上市公司重视科研是件好事,即便是传统白酒这样的产品,对其开展科学研究,兴利除弊,以打造出口味更佳、益处更多、害处更少的产品,也并非不能尝试,但此消息一经公布,市场上更多的却是疑惑的声音。

中国很多传承百年的白酒企业,特别是头部品牌,它们安身立命的要素主要是地域、原料、传统工艺,这些头部酒企也曾试图不断往科技上靠,但社会接受度一直不高。如果说科技在这些酒企产品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估计主要还是在促进了生产流程标准化、产品质量标准化方面。要说几十年的“科研”改变了酒的化学成分,连酒企自己都很少这样宣传。酒企要让饮者相信它用的是“古方”,至于实现某些特种“功能”,酒企也绝对不敢说是科研带来的,最多只敢说是科研“发现”的。

总之,厚古薄今是白酒第一定律,不是不能做科研,而是其目的、动机和做法与其他行业其他产品完全是两回事。白酒主要是文化的化身,而不是科学的产物。所以,以开发机械、电子产品那样的方式来研究白酒,适不适合,人们很狐疑。

洋人未必真能懂“白酒”

这两位诺奖得主都是洋人,洋人未必真能懂“白酒”。两位诺奖得主在生理学和化学方面的造诣毋庸置疑,但白酒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载体,不论口味还是功能,都只有中国人能心领神会。该公司领导曾称其产品是受太上老君托梦的启发,这故事中国人一听能“秒懂”,但如果这两位诺奖得主听了,估计得理解半天。所以,洋人研究白酒,即便得出什么正面的结论,也不一定有特别的说服力。

应该说,请诺奖得主来研究白酒,对提升产品的关注度来说还是有作用的,只不过,关注度不等于美誉度,如果没弄好变成了噱头,反而可能降低美誉度。20年前的资本市场上,这类提升人们想象力的事件屡见不鲜,近年来已变得相当稀少,故一听到这消息还是颇有冲击力的。真希望两位诺奖得主能扎下根来好好研究出一些成果,“旧瓶装新酒”,不要让公众担心的事变成现实。

聘请诺奖得主研究白酒,可能会为中国捧回一个诺贝尔奖

两位科学家分别是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斐里德-穆拉德(Ferid Murad)教授,及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亚利耶-瓦谢尔(Arieh Warshel)教授。

其中穆拉德教授因发现一氧化氮能促进心血管扩张而获得诺奖,现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综合生物与药理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重要职务。出任听花酒联席首席科学家期间,指导研发团队对一氧化氮提升等现象及其人体健康的作用与价值展开研究。

瓦谢尔教授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开发多尺度模型”而获得诺奖,开创了计算酶学,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综合癌症中心会员等职务。根据《合作协议》,瓦谢尔教授将指导研发团队将其诺贝尔奖成果应用于酒体风味、风味与人体感知等领域的研究。

说起听花酒,专家曾表示是因为在梦里得到太上老君启示,因而开始开发。更早之前,还表示因受活佛点拨而做起了虫草生意。

“网友骂我那个梦,笑话我把消费者当白痴,这还真是冤枉我了。” 在此前一则采访中,专家表示:“从酒对人体的影响出发,实现激活副交感神经,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这是人类酿酒理论的进步,可能会为中国捧回一个诺贝尔奖。”

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指出,酒精为一类致癌物,但仍然打算就“能否解决酒精带来伤害”这个问题再努把力。

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