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今年“两会”最大特点之一,就是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排在第一。
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落实好以下具体措施:
1.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首先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政府应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的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2.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创新的核心动力。因此,必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这包括增加研发经费、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等。同时,要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创新活动。
3.强化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创新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包括完善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4.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要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必须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壁垒。政府应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加强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5.优化创新生态环境。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大对创新生态环境的优化力度,包括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同时,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加强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同时,要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7.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政府应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更多海外高端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
8.建立健全评估与监督机制。为了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建立健全评估与监督机制。政府应定期对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培植新质生产力的急迫性和紧要性
在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面对经济增速中枢的调整、传统增长动力的减弱以及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GDP增速自1994年的10%降至2023年的5.2%,这明确表明传统依赖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培植新质生产力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重要战略机遇,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
从技术经济的视角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跨领域技术深度交叉融合,技术创新呈现多点突破和群发性突破的态势,并不断开辟出新的巨大增长空间;二是技术应用创新迭代加速,催生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并快速渗透至传统产业领域,驱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全面跃升;三是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已经并将继续重构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结构,社会制度体系将出现深刻调整;四是科技革命与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趋势已经确立,并加快重构现代产业体系。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构筑新竞争优势和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世界正在经历剧变。一是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世界经济发展较为低迷,预计2021—2035 年,全球经济增长平均速度为 3% 左右;发达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将可能进一步放缓,整体增速大约2%,低于过去 50 多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和投资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兴起。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速重构,呈现多元化、区域化、绿色化、数字化加速发展态势。二是全球范围内围绕科技制高点的争夺战日趋激烈,技术、数据、知识、人力资本等新型生产要素作用凸显,国家之间围绕关键技术、数据和产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三是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并呈现“东升西降”“新升老降”的趋势。传统国际分工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力量群体性崛起,日益成为研发和高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实践回应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体现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环境质量、法治建设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拥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长期以来以低成本劳动力、外部市场和资源为主要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越来越大挑战,自主创新乏力导致一些关键领域出现“卡脖子”危机,叠加经济全球化出现逆流、全球产业链出现调整等复杂的国际环境,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得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