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可以滥用吗
最近网上突然开始流行“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这些词,我完全不知所云,仔细一了解,原来就是讲食品添加剂。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房地产保交楼,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象的双标
其实,你只要去超市逛一逛就会发现,在国内超市的货架上同样有零添加的酱油。只不过这样的酱油要比普通酱油贵一倍。
如果你对健康格外敏感且不差钱的话就可以买贵的酱油,如果你差钱的话就去买便宜的酱油。商品价高价低,是商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如果我们要求市场上只能出售零添加酱油的话,那些差钱的消费者恐怕就吃不起酱油了。那为什么日本就可以全民使用零添加酱油呢?因为他们整体收入水平更高,收入的差距让我们只能暂时接受这个现状。
更重要的是,这些加了添加剂的酱油还能够摆上货架,是因为它符合国家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不过这里有一个制度上的bug,就像许多网友指出的,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也是这些大企业参与制定的。而且不只是酱油,我国很多商品的安全标准都会有大企业参与制定,比如说奶粉,电器,等等。
这样做固然是因为企业更了解行业状况,更专业。但是,市场主体参与游戏规则制定,他们既当裁判又是运动员,显然有违程序正义。何况,这样做可能对其他企业不公平。
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
当然,相比一些人对于“双标”的质疑,更多的质疑还是源自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这一波“科技狠活”流行的始作俑者,是两名短视频博主,刘怂和辛吉飞。
这俩博主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厨师,所以他们知道在厨房中要想快速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就一定要加一些“科技狠活”进去,比如传说中的“三花淡奶”。
而从这些视频开始,人们关于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再一次被点燃。这也很好理解,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趋利避害的本能,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宁可信其有”。
对此,我还是先给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没有那些食品添加剂,我们根本无法维持现代生活。
说起食品添加剂,大家以为就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吗?当然不是。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这是人类最早使用和制造食盐的记录。食盐正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盐不仅改善了食物的口感,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防腐剂”。
从食盐开始,人类开启了往食物里放食品添加剂的历史,比如说传统炸油条的配方是“一矾二碱三盐”。所谓矾,就是明矾,在炸油条的过程中起到了膨松剂的作用。
再比如那句老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里所说的卤水,就是氯化镁,它的作用是让豆腐凝固。除了氯化镁,硫酸钙也可以让豆腐凝固。而硫酸钙就是我们常说的石膏。
听了这两个化学名词,你是不是有点儿不想吃豆腐了?所以,在现代科技还没有诞生的古代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往食物里添加各种添加剂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诞生,人们渐渐明白了有些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很大的毒副作用。于是,食品添加剂“黑名单”就出现了,那些被检测出毒副作用的添加剂,比如说三聚氰胺、糖精这种,就被列入“黑名单”,禁止使用。
很快专家们发现,设立“黑名单”这件事在逻辑上有问题,因为只要没有加入黑名单的添加剂就可以用,法无禁止即允许嘛。但是人类检测添加剂的速度永远跟不上发明添加剂的速度,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有点儿跟不上趟儿了。
于是专家们转换思路,把食品添加剂从“黑名单”挪进了“白名单”。也就是只有被列入名单的食品添加剂才能使用。这叫做“法无允许即禁止”。
这时候,商家就不能乱用添加剂了。你只能使用“白名单”列表里的添加剂。如果你研发了新的添加剂,那么你可以申请加入“白名单”,前提是你要证明新的添加剂的安全性。
一般来讲,只要一样食品或是调料使用的添加剂来自“白名单”,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安全的。
但是,总有人一看到那一堆化学名词就心惊肉跳,觉得这玩意肯定对人体有害,一定要尽量避免。
可说实话,只要你还生活在现代社会,那你几乎就无法远离食品添加剂。
比如说你要烤蛋糕面包,就得用上小苏打和泡打粉,否则你的蛋糕和面包都膨胀不起来,因为这两样正是膨松剂;而如果你要做雪糕,就得用上吉利丁,也就是明胶,这是凝固剂,否则就很难出现那种丝滑的口感。
当然蛋糕和雪糕也不是生活必需品,为了健康可以不吃。可你吃不吃菜呢?这你就得用到食用油和酱油了吧?还有味精和鸡精。
而食用油里都添加了抗氧化剂,这是为了延长食用油的保存期。酱油里往往也添加了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这是为了让酱油达到风味上的要求。
说到这给大家普及一个关于味精的冷知识。
早在1987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经过十几年关于味精安全的跟踪研究后就宣布,将味精列入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结论是“每日可接受摄入量无限制”。
如果你说,我炒菜啥都不放,我就用盐。那我告诉你,盐里面也有添加剂,比如亚铁氰化钾,用来防止食盐受潮结块,延长保质期。
所以如果真的拒绝了食品添加剂,那你这日子恐怕就过不下去了。除非你什么都能自己做。
有个常识我们要知道: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有些添加剂即使被证明有毒性,只要剂量足够低就对人体没有伤害。
还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就是很多食品添加剂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能自我限制添加的量。比如说食盐和酱油,加多了不就太咸了吗?还有很多香料,加多了味道就会变成臭的和苦的。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剂,而是滥用食品添加剂。而真正科学理性的原则应该是,非必要不添加。
“绿色天然”的消费陷阱
既便如此,仍然有人渴望更高的食品安全标准,于是,各种打着“绿色”“有机”旗号的食品出现了。
如果商家卖给你的有机食品真的是采取新工艺、降低食品添加剂含量,那还算是有良心的。因为,商家还有一种对策是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把食品添加剂换个名字放到列表里。把防腐剂改成“发酵水果汁”,把茶多酚改成“绿茶提取物”,把食用色素改成“胡萝卜汁”,听上去是不是绿色天然多了?其实换汤不换药,却能卖出更贵的价格。
于是,“绿色”“有机”就变成了全新的消费陷阱,它抓住的正是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美国作家迈克尔·波伦写过一本书叫《杂食者的两难》,里面就讲了一个“挂羊头卖狗肉”故事。
在美国超市的食品包装上,都会有一个有机认证的标签,告诉你食物的来源。消费者波伦在超市的一块鸡肉上读到了这样的有机认证标签:“你好,这只有机鸡的名字叫罗西。罗西是一只自由放牧的散养鸡,如果它想,可以随时在野外散步。”
可能商家也没想到还有波伦这种人,他竟然亲自去罗西的家乡做了一次“家访”。波伦发现,那里其实就是一个普通养鸡场,两万只“罗西”挤在鸡棚里,翅膀都打不开,除了饲料是有机的以外,其他地方和工业化养鸡没什么区别。
波伦发现,鸡棚确实有一个小门可以通往一块小草地,这个草地,似乎就是为了对应有机认证标签上的话而特意留出来的。可惜的是,当时波伦看见小门是关闭着的,罗西们并不能随时过去溜达。
然而又有几个人能像波伦这样,亲自到一块牛肉或一只鸡的家乡一探究竟呢?人们只是看到了标签,就心安理得地花费高价买走了“快乐又自由”的罗西。
悲哀的是,无论是一些自媒体对食品添加剂的质疑,还是一些商家给出的有机、零添加方案,其实都是在利用人类的思维惰性和趋利避害的本能。前者利用恐惧和焦虑赚取流量,而后者则挖开一个新的消费陷阱。
而人类真正恐惧的其实是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和资讯的爆炸,让人们的生活彻底失控,人类大脑已经无法适应这个现代社会。专业化让人们对科学越来越无法理解,信息爆炸让人们对消息的真假无从判断和选择。
面对酱油瓶上那一行行完全看不懂的化学名词,除了恐惧和不解,人们的确很难产生别的想法。于是当有人说这都是“科技狠活”,很多人就信了。
而趋利避害的本能让人们反其道而行之,绿色、天然、有机、无污染、零添加……回归自然,成了我们对抗现代化的“解决方案”,即便很多时候那些名词只不过是“安慰剂”。
而且这些所谓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是科学理性的回归,倒更像是对生活失去掌控的人们胡乱抓住的精神慰藉和依靠。人们并不关心这些名词是不是真实可靠,人们只关心它们是否能治好自己的精神内耗。
就像一位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它们“更像是宗教的替代物,是新时代的精神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