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加息之路还能走多远?
2022美联储的加息之路还能走多远?
在金融市场中,预期可以变得很快。美国CPI数据高耸入云,已经处于40年高位的通胀在6月继续加速,导致市场对大幅加息的押注升温。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美联储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本轮加息因何而起?
当地时间2022年3月16日,美联储正式宣布加息,将联邦及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0.25%-0.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加息,预示着全球流行性宽松时代正式告一段落。
没想到这次小小的试水,居然一发不可收拾。此后数月,随着美国通胀率的大幅攀升,美联储加息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彼时,中金公司发了一篇研报评论称:美联储释放了一个信号:既要抗通胀,也要避免衰退,为了避免衰退,可以容忍一些通胀。如果今年解决不了高通胀问题,明、后年将以“超调”的方式控制通胀。如果美国经济承受不了多达7次的加息和更快的“缩表”,那么经济衰退也可能随之而来。
文章不仅道出了加息的诱因,即经济受到通胀的掣肘;也说出了美联储执政上的难度,即“对抗通胀”与“经济衰退”之间的权衡博弈。
通胀,本质上来讲,终究是一个货币现象。本轮美国的通胀问题可以追溯到2020年。由于受到全球疫情的重创,美国的量化宽松和货币超发已经持续了一年多。
不少机构都喊话称,本次通胀中供给冲击占据主导,其贡献目前约占总通胀水平一半。
疫情打击了供给,撒钱稳定了需求,供需失衡之下物价大幅上涨。尤其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加剧、全球供应链紊乱等诸多因素更是将美国通胀率推到了历史的高地。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CPI同比增长9.1%,涨幅达到1981年11月份以来最大值。尽管80年代至今,美国CPI统计制度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过,根据中泰证券的研究,美国现有通胀水平接近80年代通胀顶峰,修正后通胀水平约占80年代最大值的八成。
通胀爆表,“沃尔克时代”会否重现?
加息与抑制通胀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反向制约关系。事实上,加息使国家央行能够根据需要缩减货币供应,从而影响目标就业率、稳定价格和维持经济增长。
不过,加多加少也是个技术活。加少了不一定有效果;但如若加息过猛,很难保证经济不会遇到衰退的问题。
就像这次的美国一样,尽管美联储6月已经将利率调整大增75bp,然而,6月CPI依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9.1%的同比增长,创下40年来新高。或许就连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没有料到,“大幅加息对抗通胀的策略”似乎看起来并不怎么奏效。
之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此次通胀是能源所引发的结构性的。然而,6月原油价格已经从120美元跌到110美元左右,原油跌了通胀高峰应该有所缓解才对。不过,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看,本次通胀已经深入到美国经济的骨髓里。
据说,美国网红到拉斯维加斯拍摄了一个视频,发现赌城都没有人去消费了,大家去赌城,纯粹是为了散步了。
自美联储6月大幅度加息以来,市场各方担忧情绪不断升温。如今的鲍威尔与70年代末的沃尔克一样,正在经历着美国经济高通胀的窘境。就连前美联储研究主任David Wilcox也预计,鲍威尔很可能会作为沃尔克的2.0版载入史册。
不过,当下或许可以用一句“时代真的不一样啦!”来解释。背后的逻辑大致可以用2个问题来解答:美国政府能否负担得起高额债务、加息能持续多久?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因为连续遭遇两次石油危机,全国陷入高通胀、高失业、低增长的滞胀危机。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开启了“壮士割腕”式的三年抗通胀时期。
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沃尔克就将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从11%大幅上调至超20%。然而,利率爆发性的突然抬升,直接导致美国失业率一度飙涨逾10%及1980-1982年的经济衰退。不过,好在美联储抵制通胀的决心最终扭转了市场预期。
如今鲍威尔不可能像沃尔克那样允许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20%,毕竟当前美国政府债务率远高于1980年,政府偿债能力不允许美联储那样做。
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大关。如果按照15%的利率来算,每年的利息支出大约4.5万亿美元,远超过2021年美国政府4.05万亿美元的全年财政收入。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的债务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换个角度,对比沃尔克时代坚决抵抗通胀的态度,本轮美联储对抗通胀,过程是相对“拖沓”和“犹豫不决”的。
今年3月份的时候,面对美国的高通胀问题,鲍威尔在国会接受问询时曾坦承,美联储应该早点采取行动,没有人愿意为了让通胀回落而不得不真正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
不过,加息力度的大小似乎还处在走一步看一步的阶段。
回顾美联储6月份发布的会议声明,“坚定地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到2%”对美联储来说依然很重要。不过,鲍威尔表示,预计加息75个基点的举动并非常规政策,加息的步伐将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通货膨胀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意外,需要灵活性。
就当下市场情况而言,密歇根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美国7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自上月的历史新低反弹,达到51.1,市场高度关注的长期通胀预期在本月显著回落,叠加近两日美联储鹰派高官给100个基点加息降温,美联储本月激进加息的预期或有落空的可能。
事实上,全观来看,本轮美联储提高利率的手段有两个——加息、缩表。
据外媒报道,有分析称,量化紧缩能有助于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提高利率——尽管提高多少仍不清楚。富国银行指出,到今年9月,与2017年相比,此轮缩表将以“更快、更激进”的速度进行。如果量化紧缩如预期进行,资产负债表减少1.5万亿美元可能相当于加息75至100个基点。
未来,美国会如何抉择?
美国的通胀会走到哪里,目前不得而知。通胀是否会进一步超预期,是悬在美联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通胀减缓程度不够,民众就无法切实感受到通胀处于管控中,而美国公众对通胀的记忆是痛苦而深刻的,通胀预期便又有了拐头向上的动力,这意味着未来更强劲的加息以及要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
事实上,鲍威尔看似强硬的表态背后尽显无奈。一边是拜登政府的不断施压,另一边是衰退预期的愈发强烈。
7月1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文指出,美国避免经济衰退正变得越来越具挑战性。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陷入衰退。不过,中信证券认为,今年年内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可能依然强劲,经济“硬着陆”的概率不高。
加息力度方面,《华尔街日报》调查经济学家认为,62 位受访者中的大多数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底前将联邦基金利率至少提高到3.25% 以上,并在明年之前将其维持在或高于该水平。大多数人预计美联储的首次降息将在 2023 年年底发生。今年美联储加息节奏可能体现出“先急后缓、前高后低”的特征。
不论如何,摆在美联储面前的道路正在变得狭窄。向前一步,美国能否承受得起经济衰退所带来的阵痛。后撤一步,通胀持续升高,最后的结局也会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