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大机会 > 生活资讯 > 骑行风潮兴起,共享单车也涨价?

骑行风潮兴起,共享单车也涨价?

| 自迅

2022骑行风潮兴起,共享单车也涨价?

2022年,能找到一样不涨价的东西还挺难,出行领域也不例外。共享单车也开始涨价了,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共享单车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骑行风潮兴起,共享单车也涨价?

共享单车骑得起?

当骑行风潮吹满大街小巷之时,月入3万的北京青年,已经喊着买不起1万块钱的自行车了。有网友建议,“比起高价买一辆专属自行车,不如选择共享单车。”

然而,理想终归只是理想而已。8月5日,共享单车大户——美团单车宣布,由于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自8月10日23时起,美团单车骑行畅骑卡无折扣价将进行调整:7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15元;3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35元;90天卡无折扣价调整为90元。目前,这三档骑行卡的价格分别为10元、25元、60元。

消息一出,有热心网友算了一笔账,对比公交出行,骑16分钟共享单车花费2.5元,比2元钱的公交还要贵。

走过疯狂补贴的年代,如今共享单车行业已经逐渐开始涨价。不过,企业盈利与用户接受度之间能否实现平衡?

涨价,是不得已而为之?

回顾美团的公告,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是造成其提高价格的直接因素。

近两年以来,高通胀问题,从上游传导到下游,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自行车上游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超10%,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行业正面临生产成本上升较快等困难。

据华夏日报报道,中自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自行车涨价的企业主要是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身份进入行业的企业,其销量不大,更重利润;还有一类是市场话语权较强的头部企业,敢于通过产品涨价方式转移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

今年4月以来,共享单车平台开始纷纷提价。从最早的半小时1元提至半小时1.5元、2元不等。

然而,虽然都是涨价,但自行车销售品牌与共享单车之间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走向。共享单车的这次涨价,更像是一次“被动的涨价”。

对于自行车行业来说,虽然上游原材料涨价不断。不过,市场兴起了一波骑行热。有人因为嫌弃油价贵,直接选择骑车上班;也有人为了锻炼身体,悄悄氪起了自行车。

因此,上游的涨价并没有挤占自行车生产厂商的利润。比如全球十大顶级自行车品牌的福伦王、土拨鼠梅花,一万元以上的自行车很多都卖断货,竟然一车难求。

翻看京东等电商平台数据,今年“6·18”预售期内,骑行品类是销售情况最好的品类之一,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240%,头盔、眼镜、穿戴装备等均快速增长。

反观共享单车这边,当购车成本变得越来越贵,运维一台车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新用户的增长速度变得越来越乏力的时候,提高价格似乎成了短期减少亏损的唯一出路。

经历过几次模式迭代和众多玩家出清之后,共享单车的行业格局已经相对稳定,行业头部参与者主要包括:滴滴自有品牌青桔单车、哈啰出行以及美团单车。

智研咨询统计,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加,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市场规模达320亿元,较2020年增加73亿元,同比增长29.55%。然而,随着渗透率的提升,增长速度却在放缓。

业绩方面,哈啰单车在2021年启动美股上市的招股书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公司最高年亏损金额超过20亿元。滴滴2021年的财报数据显示,青桔共享单车被划入总亏损300亿元的“其他业务”之列。

在走过第一阶段的高增长阶段之后,盈利能力成了共享单车企业当下关注的重点。而共享经济本身的经营难点又在于盈利模式太过单一。

根据历史统计,2016年9月,摩拜和ofo相继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最初价格为0.5元/半小时。如今平均水平看,共享单车的使用费用普遍达到了一小时3.5-4元。比6年前,涨了7倍。

不过,涨价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把双刃剑。涨价本身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但消费者不一定会接受企业涨价的行为,高价会否吓退一批用户也不好说。

盈利模式上,早期阶段,共享单车各企业主要盈利手段是用户押金而非计时收费。如今,哈啰、美团、青桔都推出了“免押金”骑车,支付后续计时费用即可。在这种模式下,想要赚钱,或许只能靠用户使用频次的提升。

另外,共享单车之所以烧钱,在于其运维成本,包括仓储、物流、投放、维修四个部分。其中,投放占据大头。为了保证每个地点有足够多的车辆,平台不得不聘请大量的运维员四处“收集”单车,然后摆放到指定地点。

共享单车领域,或许跑不出巨头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满足人们的应急需求。如今,经过一轮竞争后,行业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态势。后来者想要居上,显得异常艰难,除非可以不计成本地疯狂烧钱。

ofo的一位联合创始人说:“拿到软银孙正义18亿美元的融资,可以把所有对手打到地上爬不起来。”

换句话说,只要不断地投钱,这种格局或许能够长久地维持下去。除非某一家企业选择主动退出。

如今三家公司都已被大厂纷纷“收编”。当下来看,存量市场竞争之下,衡量共享单车的商业价值,不能剥离开其背后巨头的生态体系。

马化腾曾表示,“如果光靠共享单车骑行五毛一块的收入,而没有数据的联接和共通,共享单车长远发展的生态,就难以真正形成。”

事实上,共享单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是充当大数据的一个提供者。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未来商业的核心。

共享单车的竞争,就是三家巨头在本地生活与出行上的竞争。其中,阿里巴巴与美团的主战场是本地生活,美团和滴滴的重点则在城市出行上。

不过,巨头到底能够撑多久,只能交给时间!

8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