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生活悄然接近,大家准备好了吗?
2022零碳生活悄然接近,大家准备好了吗?
零碳作为“双碳”目标下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居住、出行等领域的零碳实践正在进行。零碳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目标,稳扎稳打,有序推进。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零碳生活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食品企业纷纷发力
记者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华联生活超市内,看到两款牛奶正上架销售,在商品外包装上,除品牌标识和牛奶品类外,显著位置还标明了“碳中和”字样。
2022年被称为零碳食品元年,不少食品企业纷纷向零碳发力。“零碳食品是一个新概念。”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介绍说,事实上,食品在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到储存等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碳排放。目前,企业主要采取节能减排和碳排放交易的方式实现碳中和,达到碳的相对零排放。
据了解,零碳食品的生产企业通过尽可能少使用化肥农药、利用清洁能源加工制造、提高包装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通过种树治沙、农业固碳等方式实现碳中和。而零碳食品的诞生需要经过碳盘查和碳中和认证。对于企业而言,减碳投入和认证开支,都是需要为零碳付出的成本。
在技术挑战和成本压力下,企业追求零碳的动力来自何方?罗云波表示,一方面,在“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率先实现零碳有利于在未来的竞争中经得起优胜劣汰的考验;另一方面,零碳蕴含深刻的社会价值,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也大有助益;除此之外,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的意愿不断增强,企业可由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不过,罗云波也特别提醒道,关于零碳食品,目前尚无明确概念,以企业自身的宣传性概念居多。
零碳建筑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一座面积为3467平方米的建筑,能源自给率可达112%,通过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通风采光等节能减排技术,实现零能耗和零排放……此前,中新天津生态城不动产登记中心获评天津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项目。据介绍,该建筑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2021)》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
“零碳建筑是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年减碳量大于等于建筑全年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全国首个零碳建筑团体标准《零碳建筑认定和评价指南》指出,需通过对建筑的控制指标评价和碳排放量核算,对零碳建筑进行认定。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多地持续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措施,发展零碳建筑。比如,福建省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鼓励智能光伏与绿色建筑融合发展。
此外,契合低碳建造、循环经济的装配式建筑近年来也备受推崇。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7.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占新建建筑面积的24.5%。
能源转型助推实现零碳交通
日前,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在济南东正式投入使用。来自山东高速集团的数据显示,项目运行后年均碳减排约3400吨,已远超建成前年均230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了零碳运营。
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交通系统低碳化是实现交通领域“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之一。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使用替代燃料汽车以减少碳排放是实现零碳交通的重要方式。”汽车行业分析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表示,零碳交通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在交通领域的渗透率将快速增长。
张翔认为,成本问题是目前推广新能源汽车和燃料替代汽车的难点之一。“以氢燃料电池车为例,由清洁能源生产出的绿氢能真正实现环保,却要面临较高的制备成本。”张翔同时提及,虽然新能源汽车在驾驶时能实现零碳排放,但我国约70%的发电量为火力发电,发电过程中也会释放碳。未来,要推动发电方式逐步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转型。
除此之外,多地探索碳普惠应用场景,将步行、骑行、乘公交、坐地铁等出行行为转换为碳减排量,通过兑换优惠券等奖励方式,鼓励引导公众低碳出行。而公交车“油换电”、能量回馈装置将轨道交通能量“变废为宝”都是正在进行的节能减排实践。